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奇穴 一、头颈部穴

奇穴 一、头颈部穴 (1) 四神聪 Sìshéncōng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偏瘫,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
中医二羊总结的学习入门方法及心得体会
奇穴 一、头颈部穴 (1) 四神聪 Sìshéncōng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偏瘫,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
十二经脉 十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 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经内踝前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外处交出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沿股内侧,进入阴毛中,绕阴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肝络胆,过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后面,向上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目系”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从肝分出,过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
十二经循行歌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遂人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闹内萦,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 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 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人合谷,两骨两筋中间行, 循臂人肘上闹外,肩盂前廉柱骨旁,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两颊下齿当, 会此下人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挟口人中交左右,上挟鼻 ...
一、神志活动 (一)神志的内容 神志,又称神明、精神。志为情志,亦属于神的范畴。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观点,认为神的含义有三:其一,泛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包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其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动作等生理活动,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即中医学中狭义的神。人的神志活动主要包括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和五志(即喜、怒、思、忧、恐)两个 ...
二、腧穴的作用 (一)近治作用 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如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 (二)远治作用 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如“合谷穴”不仅可治上肢病,还可治颈部及头面部疾患,同时还可治疗外感发热 ...
三、呼吸运动与五脏调节 (一)呼吸的过程 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之为呼吸。呼吸过程是指人体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气体出入交换,吐故纳新的过程。呼吸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指征,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也是全身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保证。 呼吸运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周身之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包括“吸清”与“呼浊”两方面的内容。 吸清过程,是肺通过肃降作 ...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包括各脏腑组织的正常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故曰:“汗与小便,皆可谓之津液,其实皆水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禀阴阳二气以生,有清有浊。阳之清者为元气。阳之浊者为火;阴之清者为津液,阴之 ...
三、望舌 望舌属五官的内容之一。但其内容非常丰富,至今已发展成为专门的舌诊,故另立一节阐述。 舌诊以望舌为主,还包括舌觉(味觉)诊法之问诊与扪擦揩刮之切诊。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进行诊断的一种望诊方法之一。舌象是由舌质和舌苔两部分的色泽形态所构成的形象。 所以望舌主要是望舌质和望舌苔。 (一)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舌与内脏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脉的循行来实现的。据《内经》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 ...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元素论的宇宙观,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 ...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第四节 形体-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1.解剖形态: 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