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龄:乌梅丸的临床使用经验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为厥阴病之主方。我们在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过几种疾病,收到了较好效果。今择数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病案举例 例1 潘某,女,29岁,已婚,干部。患者因剑突下剧痛半天而于1972年3月8日入院,入院诊断:(1)胆道蛔虫;(2)早期妊娠(2个半月)。用西药和胆道驱蛔汤治疗3天无效,故转来我处诊治。 症见:疼痛甚剧、按腹辗转、面色青白、大汗出、四肢厥冷;自诉心下痛而彻背、时作时止 ...
精彩中医文章整理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为厥阴病之主方。我们在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过几种疾病,收到了较好效果。今择数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病案举例 例1 潘某,女,29岁,已婚,干部。患者因剑突下剧痛半天而于1972年3月8日入院,入院诊断:(1)胆道蛔虫;(2)早期妊娠(2个半月)。用西药和胆道驱蛔汤治疗3天无效,故转来我处诊治。 症见:疼痛甚剧、按腹辗转、面色青白、大汗出、四肢厥冷;自诉心下痛而彻背、时作时止 ...
随着疫情之后,甲流再次流行大家看到了这些病毒的危害,同时很多人因为这些病毒感染得到中医医治,都开始加入到中医学习的队伍中来。 大家苦于目前中医资料很多,鱼龙混杂,想入门毫无头绪,或者学习了没有老师指点。 中医二羊今年继续带想学习伤寒论和经方的朋友一起学习正统经典中医。化繁就简,传承经典,志在让普通人也能学会用经方来调理常见病。 各位朋友,想学正宗的中医经方,守护家人健康。今天给大家安利一个超棒的课 ...
刚分享完湿热如何破解,这个案例就是典型例子,总结给大家参考。 这是一个比较重的病患,我接触到的肝炎患者还不算少,但这么重的我治的不多,因为这类病情都是看西医为主。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也分享给学习中医的朋友参考参考。 患者61岁,男,既往肝癌慢性乙肝病史,曾做过介入治疗。今年6月底家属找到咨询他家人这种情况能否用中医调理。 突然恶心呕吐吃不下东西,去本地医院检查提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 ...
这又是一个疑难发烧案,反复低烧40天,孩子妈妈网上求助。 我之前分享过很多发烧案例,大多是顽固性发烧的。这不过完年回来,很多人又出现咽喉痛发烧病症,且有传染性。 2月中旬一个孩子妈妈在头条给我留言,求助“孩子反复发烧40天!” 加了微信发来病症,如下: 再详细了解一下病情,简单梳理如下: 12岁孩子,高烧退烧后,反复低烧40天,每天下午开始发热,同时伴头晕,手心汗多,凉汗。 到十点就自行缓解。 中 ...
题记:头痛十天余,三剂中药除!桂枝汤还能治高血压? 这是一个旧案,一个高血压的患者患者,70多岁,在3月底,好像是3月28号自受凉之后,开始出现头痛伴随少许头晕,其他症状不明显。 去离他家最近的三甲医院看了,还是中医院急诊,当时急诊查血压比较高,认为他的头痛可能是因为血压高引起的。开了止头晕的口服药和降压药。 患者服了降压药后,血压稍微有降低,头晕也慢慢消失了。 但是头痛的症状没有消除。因为图方便 ...
中医的不传之秘是剂量!?3岁小儿反复发高烧一周多,最高40多度,用了消炎药退热药还出现了抽搐。一位心急的粉丝后台求助。 具体加微信,他梳理一下病情: 我简单梳理一下 病程: 第一天 小儿三岁十个月,2月7日晚9点左右发烧至40度左右,症见发热无汗随后服麻黄汤一次约两小时后未出汗烧未退。随后服大青龙汤几口约一小时后微汗出,烧仍未退。 第二天 2月8日凌晨四点左右服 ...
过年吃大餐,我今天白天非常难受,呕吐了两次。 嗳气吞酸,胃脘烧心难受,闻到饭菜味恶心。尤其不能闻油腻的东西。 先吃了藿香正气,没过多久还是恶心。 白天出去玩又吃了一次,但总觉得不适。突然一阵恶心又吐了,吐出来味道都是酸腐味,好像喝了酒后的呕吐。 想起来,应该是昨天吃大餐吃太多,伤食了!大鱼大肉还有海鲜!那个螃蟹特别肥美! 结果,穷人受不了富贵啊! 平时脾胃差,根本运化不了这些蛋白质。喝了只保和口 ...
今天是八月最后一天,本月就诊人数913人,今日出诊复盘10个案例 一、41岁 女 流产后腹痛调理 5月5日首诊,流产后,盆腔粘连,积液,右侧腹部反复疼痛,月经提前。辨证为寒湿加瘀血,予以温经汤加桃仁红花艾叶。嘱每次月经前后调理,经前调理2月,体质改善,腹痛消失。今日复诊月经前予以少腹逐瘀汤,月经后以十全大补汤巩固。 经调理几次后带其爱人一起调理,她爱人因为1年前饮酒过量后出现怕冷乏力,嗜睡精神差等 ...
一位47岁的女性患者反复汗多就诊。一年来出汗很多还伴有口干多饮和月经不规则等症状。既往有胆结石,并曾经服用过中药一个月。 汗多怕冷,脉缓无力。根据她的病情,辨证为典型卫气不固,自汗症。考虑去年新冠后气血两虚,身体没有恢复。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山茱萸治疗。经过五次就诊,症状有所减轻,但仍然存在腰痛、容易醒等问题。 舌淡白水润。考虑近期连续下雨,气候潮湿。 调整方剂黄芪当归建中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