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人纪针灸-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1-01:50:22)

倪海厦人纪针灸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第三,我们介绍经络之前,先介绍基本的观念。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条,这个十二正经,每一条经络,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

有六阳经、六阴经,加起来共十二条。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正经十二条。十二正经中,所有的阳经及所有的阴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经合,这个俞就是运输的意思。

古体字是有一个“月”边,古书上不一样,井荣俞经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我们下针的时候,在手肘以下,膝盖以下下针,这个字念怎么样无所谓,不要在形上面去争,功能最重要。所以,看《针灸大成》有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歌,对不对。
我把它分阴阳给你看,阴经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我在讲阴经的时候,它有五行的排行,叫做木火土金水,你这样看就很清楚。任何的阴经,他的井穴通通是木,任何荣穴都是火,每一条阳经都有井荣俞经合,属性是金水木火土。阴经和阳经的每一条经,经上面都有一个络,叫络穴,什么叫络穴,这两条不交接,平行,是经,光这样不行,人就是散了。所以,每一条经都一定要有它的络穴。阳经比阴经多一个东西,就是原穴。在介绍经络时会告诉你。每一个穴道都有他的属性,都有它的功能所在。在介绍经络之前,基本的概念要了解,这样就很简单了。

四、病在脏取井穴①(1-01:56:16)

这个井呢?病在脏取井,所谓病在脏取井就是病在越深的地方,我们要在指头末稍,井穴通通在手指头或脚趾头的末稍,非常的敏感。比如说,足阳明胃经的井穴,我们叫厉兑,位在第二个脚趾头。我们下针的时候,“井主心下满”,临床上,在动脉血管堵塞,针一下去,病人会感到有个人在里面扫地,有人在清洗,速度就那么快,刚才有看过针的大小。你不会拿三寸针去扎,没有这种呆子。用一寸针嘛!刺一点点即可。身上虽有其它穴道可用,但没
① 五俞穴的一种,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井”为地下出泉。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

有井穴好。所谓堵塞,西医讲的动脉血管堵塞,中医是讲心剧烈的疼痛,这个针一下去的时候,痛马上去掉,就是所谓的实症。

五、病变于色取荣穴①(1-01:58:35)

《黄帝内经》指出病变在颜色上,青色为肝,红色主的是心,脾主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当有颜色的病出现了,一看见到发黄是脾病,发红是心脏病,这个人脸色发黑是肾脏病。遇有颜色出现,我们选取穴道的时候用荣穴。

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②(1-01:59:55)

这个俞穴,你们可以叫它shu穴,治时间的病。每一条经都有他的俞穴所在。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天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的俞穴。按地支歌去判断。
过去有的是用荣穴,例如有的人每天晚上因发气喘起来,或每天晚上三点钟起来,要五点才能睡,我们要下他的肺经的俞穴。这出自《针灸甲乙经》③,用俞穴的效果非常好。也可以用荣穴,也有效果。我的方法是:亲人用俞穴,敌人的话就选荣穴,比较痛。两个穴道都有效。所以按照时间发的病,要如何治疗,现在讲完地支歌,你就已经知道答案了嘛。按时间上扎,针灸是非常灵活的,不要做乖乖牌,皮一点比较好,中医比较接近哲学。

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④(1-02:02:22)

至于经穴,病变于音者。相法中,女人面大声沙骨粗,这是孤单到老,声沙就是象,骨头很大,肉看不到,脸又很大,这个女生一辈子孤单到老。如果是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经穴,声音是从那器官发出来。

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⑤(1-02:03:37)

那再来讲合穴,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就用合穴。讲到饮食,跟各位讲一个观念,什么叫饱,什么叫饿,这没有一个定义。真正对身体最好的,是吃完还要有一点饿的感觉,一年四季保持有一点饿,只要七、八分饱就好,因为这样不断训练你的胃气。治病时,只要病人饿,有一点胃气,病人就救回来了。
我们从古到今死了多少人,没有人是死前是饿的(饿死的是环境造成的)。只要有饿,就救得回来。任何的重病到后来都是没有胃口。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的,还有胀满的病,我们大部分选用合穴来治疗。

附:
①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为荣”。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分别为: 肺经鱼际、肝经行间、心包经劳宫、肾经然谷、心经少府、大肠经二间、脾经大都、三焦经液门、小肠经前谷、胆经侠溪、胃经内庭、膀胱经通谷。
②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分别是:肺经太渊、大肠经三间、心包经大陵、三焦经中渚、心经神门、小肠经后溪、脾经太白、胃经陷谷、肝经太冲、胆经(足)临泣、肾经太溪、膀胱经束骨。
③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④ 五俞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
⑤ 五俞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

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①(1-02:05:21)

原穴呢?基本上,原穴是安五脏的,五脏不平衡时用的。阳经都有原穴。对不平衡的定义,不安的定义是什么?到讲脏腑时再告诉你们。诸位要先对原穴有个基本的观念,阳经都有原穴。

倪海厦人纪针灸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完,了解五腧穴的功能就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倪海厦/夏老师说扎针也主要是扎在四肢的五腧穴,不仅安全而且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