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方大家张步桃一天门诊600人的经验!

大家好,有到周末,中医阅读时间。这一星期过得没太多记忆,无意中看了张步桃的书,他真是应用经方治病的奇人,把经方玩得出神入化。他很少讲理论,就如同经方一样,满满的都是临床经方经验。实打实的实干派!二羊是很佩服这样的实干的中医大家的! 张步桃其人:台湾经方奇人,每天门诊三四百人,研究应用伤寒论经方几十年,自己说手抄伤寒杂病论之前200遍,对经方条文熟悉到倒背如流。二羊知道他的就那么多,也许有很多人不认 ...
大家好,有到周末,中医阅读时间。这一星期过得没太多记忆,无意中看了张步桃的书,他真是应用经方治病的奇人,把经方玩得出神入化。他很少讲理论,就如同经方一样,满满的都是临床经方经验。实打实的实干派!二羊是很佩服这样的实干的中医大家的! 张步桃其人:台湾经方奇人,每天门诊三四百人,研究应用伤寒论经方几十年,自己说手抄伤寒杂病论之前200遍,对经方条文熟悉到倒背如流。二羊知道他的就那么多,也许有很多人不认 ...
倪海厦针灸-鱼际穴与少商穴 再来是鱼际穴,为什么叫做鱼际。诸位看这个手,像个鱼肚子,骨头和肌肉中间,下针 向这方向下去,下在骨头和肌肉的缝中。鱼际呢,是荣穴,属火。在鱼际上面,我们看卷八 第七页,鱼际第三行,治乳痈。中医讲乳痈就是乳癌。 最后这个穴道呢,是井穴,也就是少商穴。我现在画的右手拇指,穴道就在这个地方, 指甲旁边就是穴道。少商穴平常是点刺放血,放血用的。少商也有下针,十三鬼穴,第一个 是 ...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痹论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 ...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风论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眥,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 ...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刺腰痛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骨行)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厥阴之脉,令 ...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 ...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举痛论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 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咳论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 ...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气厥论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疒至)。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胞 ...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刺疟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火高)(火高)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亻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