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以及黄帝内经·灵枢经一点感慨

九针十二原

近开始沉下心去读《黄帝内经·灵枢经》,确实不是很好懂,起码比《素问》难一点。历代大家都推荐学中医的必须要读经典,读内经。许多初学中医的朋友都要问?学中医看什么书好?从哪里学起?

 

很多热心网友回答了这部分人的问题,答案无非是四大经典,从难到易,或者先从容易再到难顺序读。长篇大论一番,列了好多书单。

但扪心自问这些书你看过吗?你都没看过,怎么好意思教别人看呢?

靠谱的方法是至少你得看过,在谈谈你学习后的新得推荐。

老中医们肯定是推荐要学习经典背经典,那是因为他们有童子功,从小就开始背了,古汉语知识基础牢固。

 

我自己学习的体会是,读经典好难啊!我一个专业人士读下来都觉得难啃,你让人家一个初学者,没有什么基础的一上来就看内经,这个不切实际。不信你问问中医学院的学生有多少人细读过黄帝内经,有多少读懂过。

专业学生尚不能很好的读懂,那些业余中医兴趣爱好者就更看不下去了。结果书没读进去,反而被艰涩难懂的古汉语难倒,把本来很浓的兴趣都冲淡了,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

我个人觉得兴趣最重要,学东西嘛,自己喜欢最容易学进去。像内经这样的古经典,专业人士一定要读,但业余爱好者可以参考来读。先看一看徐文兵解读内经这一类的趣味读物更容易让人上手。

如果你是一心想成为治病救人的好医生,有充分的精力时间,那就令当别论。

我想着读经典,想了很久,这不学了快十年的中医,现在才决定沉下心去读这部《灵枢经》,因为太难懂了,之前只是零零散散看过一些,太多不懂的了直接跳过了。

 

为什么现在决定要细读这本书呢?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内经选读》专门跳出一些素问和灵枢的经典条文来给学生学。没有系统的学,上课的老师也不怎么样,起码我觉得不怎么样。我还算喜欢中医的,但上那个老师的课都想睡觉。照本宣科的读,念课件PPT

广中医算是实力靠前的中医学校了,教经典的老师尚且如此,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的中医药大学的教学水平。当然,也有很牛的老师,但那好像是少数,极个别。

 

之前看的黄帝内经主要是《素问》部分,如果说素问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疾病的来源以及如何养生。那么《灵枢》经其讲的更多的是具体的人和人体结构功能,尤其是以经络穴位、气血为基础的功能系统。

同时,灵枢经记载了大量的疾病染身后的具体病症及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针刺为主。

所以,我想如果能学透这本经典,不仅大大提高针灸治疗效果。对身体功能系统更加充分的了解。

 

《灵枢》经在国内,本来已经遗失,北宋的时候高丽国献过来的。经典被传到古朝鲜当成宝贝,最后还献给回来,重新刊印才得以流传至今,真是打自己嘴巴。

 

现在在朝鲜韩国还可以看到古中国遗风,人家说针灸、中医是他们的也不无理由。起码中医以及传统文化在韩国得以流传、发扬,并且被当成宝贝珍藏着。就像前几日的七夕节日,在韩国就保存了原滋原味的“乞巧节”。而在我们这呢?七夕变成了一个山寨的“情人节”,成了商家借机炒作营销的工具。完全失去了“乞巧节”的内涵。

 

说回来《素问》《灵枢经》是当前最主要的中医基础理论来源,二者合而为《黄帝内经》,是为古往今来一切中医学子必读之圣典。无数中医因此而成才,中医大家临证多年以后回头来看时,此经典仍然源源不断地给人以精妙的启迪。但因内经文字古奥,欲求通解,难于上青天。

只从灵枢经被称做针经,从古至今,针灸都不是中医的主流,所以灵枢经相对于素问来说根本得不到重视。历代以来《素问》有许多的注家,也被大多数中医大家推荐,几乎黄帝内经·素问就是黄帝内经的代称了。

 

《灵枢经》相对于《素问》,历代注解更少,千百年来,全注灵枢者,不过五人而已(杨上善、马莳、张景岳、张志聪、丹波元简)。可以参考的书也不多,如果是自己瞎学就更难了。

 

根据以上线索,二羊开始细细读《灵枢》经。后面慢慢分享我的学习笔记和心得给大家。

 

 

中医@2羊

———–一只杏林的小菜鸟,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

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绝学。

中医学习交流、中医资料分享qq群: 392890374。微信号:about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