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何?

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沈浮于生长之门……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晩乎.”

传统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

一是适应四时的养生方法,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
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
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天地的气的浮沉其实就是人类之气的根本。那既然春夏是阳这样发出来,秋冬是这样收进去,那养生当然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来从其根。生活规律周期,才能跟生命赖以维持的这个大自然连结在一起。──所以,「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这样子才能够跟地球同进退,像这样子的养生,才是《黄帝内经》里面最宝贵的。

什么叫作「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

最简单的应用就尽量做运动练身体嘛;那秋天就不要动,就是保养自已。」

这个说法,从理论来讲是对的,但是我们要根据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时空环境做一点调整。就是说,一个纲领,遇到这实际的世界时我们可以做一点微调:如果你的夏天,是平均温度24度的夏天,那你真的可以多做运动。可是像岭南地区的夏天是36度,那36度的夏天,要怎么「养阳」呢?

有一个方法就是吃补气药。

因为人在不断出汗的过程,都会元气的损耗,那当天气太热的时候,随着你汗水的一直流失,元气也在一直流失。那我们都说,物质的东西是阴,能量的东西是阳,那当你的气随着汗,随着呼吸,元气不断在流失的时候,什么叫作养阳?养阳当然就是应该补气。

那秋冬养阴的「养阴」是怎么回事呢?当然秋冬不要笨到去跳有氧运动跳到出大汗,这当然是基本的。就所有那些会令你出汗的运动,秋天、冬天不要做,因为秋冬血脉都密藏在你体内比较深的地方,你要让它再扩张把汗挤出来,本身就已经很耗血耗气。如果汗孔开了,外面的空气又很冷,你就很容易受风受寒,累积成病根。所以要做激烈的运动,你就挑春天比较好。

那,夏天做激烈的运动好不好啊?在南方像广州?会累。

曾经有一位老师讲说:「我们人要做『运动』,但是不要做『劳动』。

什么叫运动?就是做完之后会觉得身体更好,更健康,更有力量叫运动;做完之后觉得身体很疲倦很虚的,就叫劳动。劳动的话,就是洗碗、擦地板……这叫劳动,不得已而为之就可以了。」这样的观点,或许可以当作我们作运动的一个指标。

当然不是说做运动之后都不可以累,那这样子没人敢动了;但是,至少这运动你做了一个礼拜,你要觉得你过了这一个礼拜后,你的肉体机能、精神状态都比之前好。这样的运动才是健康的。

如果运动会做到让你下一个礼拜活得很萎靡的话,代表这种运动对现在的你来讲,还是「劳动」。如果你是去健身房做有氧,强度最好慢慢加,做完这一趟,下礼拜觉得身体的确比较好,再慢慢加那个重量。要调整成对你来讲是运动而不是劳动的状态。

对于某些从来不动的人来讲,走两个路口对都已经是劳动了。可如果常常走路的人,可能走个十公里都还叫作运动。强度应人而异。生命在于运动,那医院里的病人为什么不去运动,反而要静养。

随着肉体机能的改善,去慢慢调节。这并不完全在于运动的种类,而在于你自已跟那个运动调和的能力,拉不开筋的人勉强把筋拉开可能就会受伤了,可是对于比较能够拉的人来讲就会获益良多。

秋冬养阴

那「滋阴要怎么滋?」传统中医的回答一般是用地黄、石斛、玉竹、黄精之类。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大鱼大肉

其实阴这个东西,就是物质层面的营养嘛,不必想象得那么玄乎?滋阴就是吃有营养的东西就好。那吃得营养,蛋白质什么的都很好,肉质挑好一点的,那其实就是在养阴了。猪属于水,猪肉就最滋阴。

其实,秋冬养阴,就是用鱼、肉这些很营养的食物来养的。先决条件当然是中国人古时候平常没有那么多肉吃,所以必须排一个身体特别能够吸收营养的时间点,然后好好地让那些营养素都能够到身体里面被你利用。以往中国人冬天都要猫冬,且吃得都很营养。这就是滋阴的方法。来年春夏要干活、农忙劳动就是在养阳。一日亦有四季,农村老百姓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暗合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当然秋冬不要动得太多,也是一种养阴的方法啦,主要就是秋冬吃好睡好,夏天做适度的运动,然后不可以耗散你的元气,如果你耗散了你的元气,一定要吃补气药。

中医?2羊_养阳医斋

———–一只杏林的小菜鸟,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

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绝学。

?来源:二羊中医日记 ?201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