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病久成医

2014-6-18?晴?阵雨
人生就像是蜜蜂窝,每天是一个空格,填充什么,在于自己,最终这个蜂窝甜不甜,都在于自己日常的填充。
今天一早去上班把书和东西都搬出了诊室,正式挪出去。

 

话说回来稍有点不习惯,人都是习惯的活着。习惯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年岁岁花相似,月月日日同一天。这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

 

一个小小的变动都会觉得稍有不习惯,惯性生活方式,惯性的行为,惯性的心态。

 

是不是这惯性启动时状态就决定以后人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这个启动的状态,是不是我们最初,自己在内心里圈画的那个样子?

 

无意中看到一句话“男人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持久,技术不重要”。有多少人在某一件事做大持久呢?足够的持久。

 

无数次重启,重新设定,日子久了,运行如同电脑越来越慢一样,人也就乏了、惰了。没养成好的习惯之前,最初的设定也不知跑哪去了。偶尔受了刺激,心血来潮,重启,然后反复……原来是怎样还是怎样。

 

如果聚焦,培养一个习惯,用五年、七年来做同一件事会是怎样呢?一个事情一但用心的钻进去,慢慢的就找到道的感觉。人道、茶道、医道.....像天龙八部里最厉害的那个扫地僧。扫地也能成道。

学中医的估计得用一辈子来做同一件事,但是至于有没有找到道的感觉就难说了。
一个虔诚的宗教教徒,他们最初的设想及目的地就是西方或天堂。而每一个中医人应该都想成为华佗、扁鹊那样人物,练就绝世医术。其实结果谁也说不好,名老中医是活出来的,练就绝世神功是要用时间来换的。

就好比有一个神站在你面前,你说我想成就那么一门功夫,神说好,我成全你,但是你要用你的时间来换。还好用时间去换而不是灵魂。所以干中医的不能心急,首要的任务就是活好,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如果活得太急,说不定哪天半路就提前去见张仲景了。

 

那不能太急的活,目标却有很遥远?那在这漫长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怎么办?谁给你动力。

前进的动力除了有一颗虔诚的心外,唯一精神动力就是一路精进后内心洋溢的淡淡欢喜,那一点点的法喜。

2只羊是不是也是一个狂热的宗教分子呢?秉承“尚德济世,治病救人”的教义。宗教徒必须有一颗虔诚的心为前提,然后放弃自己的时间。

 

挪出那个小小的诊室,我需要去寻找一个可以看书的地方,难得偷闲。没有师父,可以从书中跟着前辈名家的路一路前行。每一本好的书都刻着大家前辈的足迹,只要沿着他们的足迹,说不定这样会少走许多弯路。

 

一早就脑袋昏沉困重,两眼困重,书也没那么看进去。我知道我这又湿困了,看样子是要下雨的节奏。对于湿的敏感,比天气预报准多了。

 

同事小月帮忙给拔了平衡火罐,留罐的过程中差不多睡过去。拔完后背轻松多了。湿困的最常见的几个症状:头脑昏沉,思睡梦多,全身困重,纳呆,还经常伴口苦口干。这几个症状经常在自己身体体会到的,治疗的几个法宝:刮痧、火罐+万能的藿香正气。

刚学中医的时候老师都说口苦口干是肝胆病和火热症的表现,但我自己体会是往往湿气困阻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口干口苦,并且这种口干是喝水不能解渴的。而且有时候舌头有涩涩的感觉,吃东西没什么味道。对着镜子一看舌头,舌苔厚腻、水滑,根本没有火热的表现。

 

由于小时多病,打了太多抗生素,羊的身体一直脾胃偏弱。脾胃属土,土弱容易产生湿,所以每到天气要下雨之前,身体就湿困不行。
久病成医,读高中那会,特别是高三的时候,时不时会湿困。全身乏力困重,思睡,没精神,胃口差。去看了西医,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医生说是压力大,那时候也不懂,就乖乖听话还打了吊瓶,估计是生理盐水和葡萄糖。

试多几次,发现吊瓶也不管用,还不如自己买了藿香正气水吃了有效。两块五,一盒十瓶的藿香正气水,一次两瓶起码能让我头脑清醒一点,胃口好一点。
那时候还有一个办法。

 

也因为小时候经常被抓来刮痧,知道刮痧能治好好多病。湿困了身体不舒服,就去买了一把瓷的汤匙,弄点清水,找到一起从农村出来的同学,叫他帮忙在后背刮痧。

 

由于读书的高中在远离家的市里,寒暑假才能回家一次。乡下人家的孩子也只能这样自救和互相帮助照应。

 

发现刮过痧、再吃上一瓶藿香正气水,湿困不舒服的症状就消失了。如此就有了经验。

刚上大学,到广州,这里的天气湿热高温,经常湿困。室友们也都是城市的,不会刮痧,无奈之下,羊还学会了自己给自己刮。

 

就是背对着洗手间的大镜子,一手拿着汤匙反手去刮。虽然有点吃力,但后来次数多了也就熟练了。

病得严重的时候,也会在脖子上揪痧,揪出一条条血红发紫的痧来,也不管难不难看什么的。起码我知道这样做了,身体会好很多。而且去医院看病,绝对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同学们见我那样都会好奇的问是怎么回事?开玩笑说“是被鬼抓的”。

 

人在困和难中会本能的寻找到一种方法来自救。我想这是不是中医各种方法的由来呢?

许多的人上千年的经验积累,这些自救的方法不断归纳总结,最后的精华流传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传统的中医疗法。

 

下午
见识省中医院奎博士扎针。

患者经期第三天,刻下症状见经血多,全身冷汗出、恶寒,唇白色淡、面少神。脉:双手脉浮,细缓无力,
我想这属于什么证呢?

汗出、恶风、脉浮缓。正是太阳中风,桂枝汤的适应症。
但是服药较慢,奎老师给扎针。

针灸的配方:

腹针:引起归元、双滑肉们、双外陵、左下风湿点。

脚:太白、申脉

头:右迎香穴、双攒竹穴、百会

留针40分钟

针后效果不错,患者汗出止、自觉气力恢复。

针灸方意,奎博士没有说,同志们慢慢悟吧。

对于针灸2只羊纯属于菜鸟,没有太多经验,临床体会也不多。要学的东西还太多太多!

 

如果是内科用药,桂枝汤证已经很明显,平素体虚加经期气血亏耗,在此基础上外感风寒。治疗必须得扶正祛邪,桂枝汤再适合不过。只是根据患者当下汗出比较多,有“发汗,遂漏不止”的征象,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一味附子,效果估计会更好。

 

虽然扎针症状缓解了,但体虚的本体还在那里,如果能服用中药,扶正固本,以绝后患那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2014-6-18?23点?二羊

----------------------------------------------

中医?2羊_养阳医斋

———–一只杏林的小菜鸟,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

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绝学。

来源:二羊中医日记 ?201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