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针灸 订阅该标签的文章

以下是与标签“针灸”相关联的文章
  • 倪海厦针灸-肺法象天幕

    倪海厦针灸-肺法象天幕

    倪海厦针灸-肺法象天幕(2-02:23:14) 肺宜清凉,四肢宜温 下一句讲,秋当温足凉头。正常人要头面身体冷,手脚是热的,这是正常。这边我要增 加上面没有说到的。《黄帝内经》有讲,肺脏法象天。整个天幕像肺脏,皮肤像天幕把人体 所有的器官包起来。不管身体里面是大便、病毒、宿便,好的壤的全包在里面。肺主皮毛, 天是冷的,所以皮肤、毛孔、头上通通是冷的,这是正常的,但手脚要是热的。 有一些老太太,七八 ...

    阅读全文

  • 倪海厦人纪针灸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倪海厦人纪针灸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倪海厦人纪针灸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00:49:46) 我们进入倪海厦人纪针灸第二章,先介绍这穴道丈量的方法。 诸位一定要晓得,知道穴道丈量的方法,才不会找不到穴道,否则即使你知道要扎什么穴道,结果你心到手却没有到,扎错穴道也等于没有扎。那我们丈量的方法,第一个我们叫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像我在美国,NBA球员来的时候,门都走不进来,摔跤手进来,门也进不来,要侧着 ...

    阅读全文

  • 第五章 其他疗法 一、按摩疗法

    第五章 其他疗法 一、按摩疗法

    一、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是运用医护人员的双手,在病员身上推穴道,循经络,并结合有关部位进行按摩,使机体内部产生发散、宣通、补泻等作用,从而达到散寒止痛、健脾与胃、消积导滞、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扶正祛邪的目的。 (一)适应证 发热畏寒头痛、咳嗽气喘、腹胀泄泻、脘痛纳呆、痿证、痹证、跌打损伤、筋骨不利等。 (二)操作方法 1.推法 用拇指指腹或指侧面贴于治疗部位,通过有节律的腕关节的活动和拇指 ...

    阅读全文

  • 第六章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十六、眩晕

    第六章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十六、眩晕

    十六、眩晕 眩是眼花,晕为头晕。轻者平卧闭目片刻即安;重者如乘坐舟车,旋转起伏不定,以致站立不稳。本证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疾病及脑部肿瘤等。 1.气血不足 主证:头晕目眩、两目昏黑、泛泛欲吐、四肢乏力、面色光白、心悸失寐、怯冷倦卧、脉微细。 治法:以培补脾肾两经为主,用补法、可灸。 处方: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 2.肝阳上亢 主证:头晕目率、泛泛欲吐、腰膝酸软、舌红 ...

    阅读全文

  • 董氏奇穴学习日记001——董氏奇穴核心内容

    董氏奇穴学习日记001——董氏奇穴核心内容

    董氏奇穴为我在针灸的路上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突然豁然开朗,特别是杨维杰总结的董氏针灸的核心思想对我启发很大,不仅仅让我知道有效的治病穴位,更让我掌握了变通之法,临床上可以灵活应变。那我将自己学习的笔记要点分享给大家 ?董氏奇穴核心内容 1.脏腑别通例:肝--大肠曲池穴治疗肝病、头晕、头痛、降血压等 2.体应针法: ① 以骨治骨 ② 以筋治筋:尺泽贴筋进针治疗五十肩 ③ 以肉治肉 ④ 以皮治皮 &nb ...

    阅读全文

  • 十、左常波解惑:如何用应“象”思维用针灸?

    十、左常波解惑:如何用应“象”思维用针灸?

    十、解惑:竟然用应象讲针灸? 董氏奇穴最大的价值,是它在传统十二正经的模式之外,提供了另外一个看起来挺异类的范本。我们将取象的思想用一根有形的针去治疗有形的东西,就会产生有形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取象 当我们把大拇指拿出来的时候,大拇指很像一个人的头,它末端像头的部分,近端像脖子这部分。 当我们在跟一些朋友介绍我的领导的时候,我说这是我的头儿,我会用大拇指去表示他。 每根手指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美 ...

    阅读全文

  • 倪海厦针灸-反关脉与经渠穴

    倪海厦针灸-反关脉与经渠穴

    倪海厦人纪针灸-6、反关脉与经渠穴(2-02:55:03) 人会有寸关尺的脉不见,从列缺到阳溪见者,这是反关脉。从食指按到列缺,一摸,怎 么脉没有了。这个脉很大,太渊脉没了,这是经,这是络。经脉气不够,络脉气很强,这叫 反关脉。王叔和不知道反关脉,反关脉没有病的。 这个反关脉,过去的名家摸到脉后,脉又怎么没有了?后来才在上面摸到了,他们不知 道为什么。而我会算命,所以我知道,有反关脉,非富即贵,这 ...

    阅读全文

  • 倪海厦人纪针灸_下腕穴,中腕穴

    倪海厦人纪针灸_下腕穴,中腕穴

    倪海厦人纪针灸_下脘穴(2-00:12:02) 下脘正好在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为太阴任脉之会,这个下脘穴,常有人下脘穴痛,下脘在胃的下口的地方,这下口的地方常常容易发炎。 痛的观念是什么? 痛根本是来自压力,而不是来自发炎。我一直在跟诸位讲,中医是物理医学,就像爱因斯坦一样,站在外面看到里面。 当有痛在那产生后,压力纾解掉就好,环境改变掉就好,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处方不是杀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