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经络穴位 订阅该标签的文章

以下是与标签“经络穴位”相关联的文章
  •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孔穴”、“穴道”、“穴位”;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 ...

    阅读全文

  • 《针灸学》第一章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针灸学》第一章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一)生理功能 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 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的作用。《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由于经络能输布营养到周身,因而保 ...

    阅读全文

  • 《针灸学》第一章 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针灸学》第一章 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与全身各部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这些理论是在论述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内脏与体表的特定联系,说明了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对应关系。掌握这些理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经络分布的特殊规律和气血运行的特殊状况的认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指 ...

    阅读全文

  • 《针灸学》第一章 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针灸学》第一章 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表10-1) 表10-1 经络的组成   经络 经 十二经脉 意义-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又称正经 作用-运行气血的主要干道 特点-分手足三阴三阳四组,与脏腑连属,有表里相配,其循环自肺经开始至肝经止,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各经均有专定的腧穴 奇经八脉 意义-不直接连属脏腑,无表 ...

    阅读全文

  • 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经络循行动画图及解说

    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经络循行动画图及解说

    十二正经循行动画图及解说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小肠经 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的经络循行动画图并解说 督脉 任脉 带脉 冲脉 阳跷脉 阴跷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阅读全文

  •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循行歌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循行歌

    十二经循行歌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遂人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闹内萦,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 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 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人合谷,两骨两筋中间行, 循臂人肘上闹外,肩盂前廉柱骨旁,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两颊下齿当, 会此下人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挟口人中交左右,上挟鼻 ...

    阅读全文

  • 十二经腧穴精简表—最常用特定的经络穴位归纳

    十二经腧穴精简表—最常用特定的经络穴位归纳

    常用的特定穴位是传统针灸的精华所在,所谓的特定学一般指五输穴、八脉交会穴等,以及具体应用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治疗归纳如下: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穴数 11 20 45 21 9 19 67 27 9 23 44 14 起穴 中府 商阳 承泣 隐白 极泉 少泽 睛明 涌泉 天池 关冲 瞳子髎 大敦 止穴 少商 迎香 厉兑 大包 少冲 听宫 至 ...

    阅读全文

  • 身体常见的疼痛及相关经络穴位分部图

    身体常见的疼痛及相关经络穴位分部图

    身体常见的疼痛及相关经络穴位图 身体疼痛原因很多,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跟经络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正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根据特通的部位所分部的经络来辩证治疗可取的不错的治疗效果。 人体常见的疼痛部位及相关循行经络如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