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传人左常波大学毕业不会看病

大学毕业,发现自己不会看病!

田原:我关注“董氏奇穴”挺早的,几年前吧。直到今天机缘到了。您的身份挺有意思,学院派教育背景,但这几年来一直行走于“江湖”,和大陆、台湾、澳门的民间有着太多的联系,而“董氏奇穴”本身就是民间传承下来的东西。

左常波:其实这里边是个巨大的矛盾,因为我大学念了5年,实在没有找到感觉,毕业了以后发现不会看病,真是不得其门而入,是“董氏奇穴”让我找到了对针灸的感觉。

田原:什么时候与“董氏奇穴”结缘?

左常波:1996年,当时是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进修,我接触到的一个人,他是美国的医生,他提供了“董氏奇穴”的一些书给我,我一看挺好,于是想研究一下。

田原:后来找到了杨维杰老师?

左常波:对,那几本书是杨老师写的,他是董景昌师公的嫡传弟子。后来我给他写了好多信,有一封信他收到了,他说如果你能来台湾,我就接受你来学习。所以我立马就去了台湾。后来证明,此去台湾拜师求学,对我一生的影响真的很大。

田原:当时要交学费吗?

左常波:没有。一般拜师是要拜师费的,老师都没有要。

田原:写了好多信,看来是你写的信打动了他,一定写的很有水平。

左常波:我都忘了(笑)。我当时就想打动他,因为我真的非常热爱这个东西。杨老师也是山东人,他祖籍是高密的,离我家很近,也算同乡。我说很想跟您学习,“董氏奇穴”里边有我要学的东西,所以去了。真的很幸运,如果没有杨老师,根本就没有我的今天。

虽然我今天的研究方向,跟杨老师的学术风格完全不同,但老师给我的影响是至深的。还记得杨老师当年跟我讲了一句话,“一流的人品,成就一流的学问”,这真的非常重要。

田原:大学毕业的时候,为什么找不着针灸的感觉?之前为什么学的中医,你小时候有故事吗?咱们今天时间有限,我连发了三个问题。(笑)

左常波:(笑)小时候最大的心愿,第一不想当老师,第二不想当医生,从小就不喜欢这两个行业。

田原:(笑)结果两个行业都干上了。小时候身边的中医环境怎样?

左常波: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有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那个村旁边的一个村子,有一个老中医,因为我妈妈生我之前,生过两个孩子,但都因为脐带感染,抽风抽死的,所以生我的时候,就找了这位老先生。老先生现在还健在,当时非常有名,看小儿科非常厉害。所以,我刚刚生下的时候就用他的药,后来退烧就活下来了。后来我弟弟、妹妹也是用他的药,也都活了。可能是农村接生条件太差的缘故,容易感染。

所以我从小就认这个中医做了干爹。我从小成绩好,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路领先的,他说你跟我学中医吧,我教你。我说,第一个行当不愿意干医生,第二个不愿当老师。所以我大学报志愿,根本就没报医学。

田原:那后来怎么进入的医学院校?

左常波:我高二的时候就参加高考了,那会儿我们学校专门挑选了一批人,提前一年参加高考,只想考个好学校,如果没考上,高三还有机会。但那个时候,不喜欢医学,就没报医学专业。因为我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当时山东中医学院怕招不够人数,就把我的档案抓了过去,结果稀里糊涂学了医。

其实回想起来,大学5年,我都没有认真学习课程,基本上玩了5年。第一,我只对图书馆感兴趣,看了一些书。那时候我还对文学感兴趣,大学里组织了文学社,我写了很多诗歌、散文,赚取稿费。当时一个月20多块钱生活费,如果我发表两首诗歌,就有50多块的稿费,所以发表了很多东西。

后来实习的时候也没好好实习,大学5年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故事的,乏善可陈。

田原:这5年似乎和医学没有关系。问题来了,大学毕业之后干什么呀?

左常波:在青岛第三人民医院,就是干中医针灸。一开始几年在中医科管病房,开中药,后来专业干针灸。所以1993年,当你发现穿上这身白大褂之后,你很痛苦,因为很多病你就是看不好,这非常刺激我。别人这么信赖你,你却看不好病。所以我真正对针灸感兴趣,认真学它,是从1994年开始的。

田原:后来去了澳门?

左常波:1993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2003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针灸专业硕士学位。后来拿到硕士学位之后,就离开医院,去了澳门。其实那时候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了。当年去澳门的那段经历,曾经有两年是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候,后来坚持了下来,慢慢走出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