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精气神-草木各得一太极

在中医的学习之路上,不只一次听见老前辈对学习者的提醒:“要明白一味药的药性、药理、效用,若走上西方化学的『成分分析』这条路,中医就会完蛋。”现看看吴鞠通是怎么说的:

草木各得一太极论-----?《温病条辩》吴鞠通?清

原文:

古来着本草者,皆逐论其气味性情,未

尝总论夫形体之大纲,生长化收藏之运用,兹特补之。

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

凡干皆升,芦胜于干;

凡叶皆散,花胜于叶;

凡枝皆走络,须胜于枝;

凡根皆降,子胜于根;

由芦之升而长而化而收,子则复降而升而化而收矣。

此草木各得一太极之理也。
愚之学,实不足以著书,是编之作,补苴罅漏而已。

末附二卷,解儿难、解产难,简之又简,只摘其吃紧大端,与近时流弊,约略言之耳。览者谅之。

 

 

在中医的学习之路上,不只一次听见老前辈对学习者的提醒:“要明白一味药的药性、药理、效用,若走上西方化学的『成分分析』这条路,中医就会完蛋。”

 

从吴鞠通所描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中药的认识许多都是基于“象”的思维。

一味药的药性,照中国传统的看法:性味如何,归于某经……等等论述了?

 

中医强调气的观念,也就是能量的层面。

只说「有效成分」,那是执着在「物」的层面;但只去分析它的能量、波动,那又太“唯心论”了。可是,「心」、「物」二元论本来就是西方人做学问的办法,他们会觉得:你如果不把心、物区隔开,灵疗、药疗混在一起,变因太多,没办法”科学而客观地观察”。

就纯西方式的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存在否?

当然是存在的,比如说黄连、黄柏中提炼出的黄连素(小檗碱),单用来止痢也很有效。

可是「常山」的有效成分,却是提炼出来了也没效,一定要连植物煮下去才行;瓜蒂散亦然(化学研究说「瓜蒂散」催吐的成分在「甜瓜素」,可是把这个成分注射到血管,人不会吐,于是他们就以「此成分乃刺激食道方起作用」作为定案──殊不知百年前日本经方家森立之嫌此药太难吃,于是制成药丸来使用。根本不沾食道,一样是吐得一塌糊涂。

或许,倪海厦先生所说的:“黄砂糖不伤身,精制的白砂糖就会伤。”“天然的食品不补到癌症,合成的营养补充剂会补到癌症”等等事情,也和「形」「气」的问题有些关系。

精炼太多次所留下的成分,或是化学合成的成分,比较不带有「灵气」,也就是「另一个层次的生命能」,没有灵魂的,「死掉」的营养,活人的身体认不出它,同属于「死气/阴实」(人的癌症,西医称做「Cancer」,也就是十二星压中的螃蟹座。螃蟹座那个天空的地方,有一团灰沉沉的星云带,中国天文叫它做「居尸气」,也就是「存在于尸体里面的死气、阴气」,是一种「生命能量的缺席状态」。──当然,这只是一个巧合。

西医给癌症取名为螃蟹是因为觉得乳癌向外扩张的静脉样子很像螃蟹脚的缘故。所谓阴实,即为有其物质的部分,却无活人该有的生命能(‘阳’充实其中的组织)的癌细胞,却物以类聚,大大方方地接收它了。

这几十年,爱斯基摩人开始吃精制糖之后,糖尿病患者亦暴增四倍。

而同样是西方人在研究的‘同类疗法’和‘花波疗法’呢?

西方人研究比较严谨,他们喜欢凡事要清清楚楚,内外不可相及的性格,就要删除掉物的层面来做研究。

比如说同类疗法,把一小撮砷放到水里面,再把那水冲淡100倍,然后重复此动作,如此重复很多次,100的负n次方这样下来,水里的砷的平均浓度连一个分子也没有了,但那种‘被砷加持过的,保有砷的波动的能量水’,却可以拿来治砷中毒。

李可老中医也曾经提到一个例子:马兜铃有毒,马兜铃的炮制过程是通过油煎、土炒、水煮等过程。按现代药理学来说,能吸收的药物成分无非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物质。像马兜铃这样炮制过后应该只是一堆药渣了,因为油煎可以去除脂溶性物质,水煮水溶性的物质又出去了,但是经过这样炮制的马兜铃在临床上应用却还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功效。

物的层面与气的层面在中药的应用在都有体现。

中医的药理学不只药理,根本在哲学上,就不是‘心物’二元相对论,而是「心、气、物」三层统一论,练功的人会晓得「精气神」三宝,说白话就是「体、气、心」,这三样东西。

虽然处在不同的次元,却是可以互相转换、不断交流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合道」三阶段修炼,丹道家称之为「三花聚顶」)

「炼精化气」是把肉体的「质」转化成能量介体的「气」,

「炼气化神」是把「气」能转化成「灵」能,

而「炼神还虚」的「合道」状态,则是脱去一个灵魂「自我执着」的壳子,而变成宇宙法则(道)的一部分。
中医的领域,不是直接针对修行,而是把「病人」拉拔成「平人」的状态,不要被病苦拖住,这样才能够往「真人」的方向去进步、修行。所以敦煌遗书中的《汤液经法》才又被叫做《辅行诀》。

 

—————————————

中医里的文化故事

故事中的中医文化

不一样的中医有趣话题。

关注【中医文话】公众号:abouttcm

学习您不曾知道的中医药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