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黄帝内经10:自然界和人体用“阴阳”来区分

中医总是说阴阳,黄帝内经前几个篇目也反复讲,翻来覆去的讲。二羊继续读黄帝内经。今天读到的是《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人体为何什么会感受外邪而生病呢?黄帝内经自始至终强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道理,总结起来无非阴阳两字。阴阳两个字说起来很抽象,但放到人体具体实处其实又不难理解。天人合一,先要明白天分阴阳怎么的才来看人体的阴阳。 那自然的“天”怎么分阴阳呢?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 ...
二羊的原创文章,中医心得,个人随文,经验总结。
中医总是说阴阳,黄帝内经前几个篇目也反复讲,翻来覆去的讲。二羊继续读黄帝内经。今天读到的是《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人体为何什么会感受外邪而生病呢?黄帝内经自始至终强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道理,总结起来无非阴阳两字。阴阳两个字说起来很抽象,但放到人体具体实处其实又不难理解。天人合一,先要明白天分阴阳怎么的才来看人体的阴阳。 那自然的“天”怎么分阴阳呢?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 ...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是啊,现代女生很多真的是水做的。水光针、玻尿酸、肉毒素.....怎么好看怎么来。但是再好看的皮囊也挡不住时光的碾压。 最近一位才45岁就更年期症状的大姐来找我,失眠、焦虑、月经紊乱、脾气暴躁、脱发.....更年期该有的基本都快有了。她很担心自己一下子就老那么多了,心理压力大,眼看着那个仿佛昨天还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转眼就要变成老太太了,换了谁,又能接受呢? 她的更年期来得早了一些。 ...
说起学中医,我一路跌跌撞撞,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中医的世界。也许这就是缘分,这就是命运。 第一年高考年少轻狂,乱填自愿,失利,落榜。 第二年复读,父亲生病,说填这个好,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可以学西医又可以学中医。这就填了广州的中医大,当年这个专业在贵州招生,也就招一个人。 填这个自愿的时候,我落泪了。因为不是我想考的大学,想读的专业,想去的地方。 ...
我是一名中医大夫,学习中医十年有余了。关于中医思维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 许多人想学中医都被告知要用中医的思维来学, 回想起当初我们学习中医的时候,由于专业的原因,首先是学习了两年的西医基础。但是导致后面,一个大班140人,喜欢中医的,大多改从了西医。 因为一开始,脑袋里植入了西医的思维模式,大脑根本运行不了中医的东西。很多人无法理解乃至排斥甚至厌恶。 到底什么是中医思维呢? 其实深入学习中医之后才 ...
中医二羊写给自己的2017 这一晃又是一年。2016年开始重拾经典,花了三四个月过了一遍伤寒论原文,花了半年时间重复读黄帝内经素问。边读边分享,在这个读和分享的过程中,中医的脉络越来越清晰,未来的中医路也越来越明朗。 临床也大有提高,生活小有收获。 放假几天,短暂的休息,几乎把自己处于放空的状态。过完年,回来上班,暂时未很忙。借这个时间整理整理脑子。 休息的几天,脑子基 ...
《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 肤生而毛发长,谷人于胃,血气乃行”,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精骨皮肉筋脉”的生长过程。我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 “阴阳相交,万物乃生”人 的生长过程,首先是由“天一生水,地六承之”。 天为阳,“一”为单数代表阳精,"地"为阴,“六”为偶为阴数,正所谓"阳施阴受,男女云雨”之事,男精、女卵“两精相搏”交合成孕。这 ...
感谢很多新老朋友对二羊的信任和督促,我又有老长一段时间没写文章总结了。很多新朋又都很期待,后台留言希望我多多分享临床案例。这临床案例吧,我都有经常分享圈子里的朋友,碎片时间,在群里讨论。 只是没有太多精力系统总结成文字来分享罢了。最近把休息时间集中去看书了,带着一拨人读中医书。每天晚上会语音直播分享半小时到40分钟。 在我们平时聊天用某信那查看:养阳医斋 与其心浮气躁的走马观花,不如沉下心来,中医 ...
请原谅我取这么一个恶毒的标题。 最近科技界关于中药马兜铃的毒性文章,再一次把反中药的呼声推向了高潮。 若干年前证明马兜铃酸导致肾肾衰竭。现在又各种大数据表明,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容易得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写文章的团队还证明,台湾为什么是肝癌和肾衰竭的重灾区,就是因为民间百姓相信各种草药,吃出来的。 他们得出来的结论说有八层的台湾肝癌以及将近五成的大陆肝癌都是马兜铃酸诱发的 ...
反复的读黄帝内经有一个感触:内经的条文摆在那,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只需要我们静静的去读,去体会它讲的东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它说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也许在读的过程中有一些词汇我不太懂,许多的条文也不都明白,但是读熟了之后,突然有一点我就有一种感觉,原来内经讲的是这么一回事,天地自然确实是这样的。那些原文根本不用解释,凡是翻译或者解释都有一点多余。 自己明白了,但有时用我自己的话却怎么都讲不 ...
父病寻医 学西医的学校叫南方医科大学,也就是曾经的第一军医大,部队院校基础,西医水平当然是杠杠的。许多专家教授都很厉害,但是我去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看耳鼻喉科看病,起码没有给我正确的指导,更别说治疗好我的慢性咽炎。 这是我学医以来的一个心结,心里有一个过不去的结。 也许大一点的三甲医院都是这样吧,排三个小时的队,两分钟看病,再等半个小时拿药。反正,要看病,没个半天回不来。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