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二羊:又一位抗癌自媒体“虎子”去逝,我谈中医治癌症一点心得和感触

抗癌“自媒体,虎子的自媒体”去世,这几年总有一些抗癌的病人,一边在癌症治疗一边通过视频和文字记录自己治病的过程,极少数人成功了,大多数人都消失在时间洪流之中。 癌症虽然已经被现代医学定义“慢性病”,但是这个病的治愈率还是不高。尤其被确诊后大多活不过三个月。目前癌症也都快成了常见病,自己的身边或者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人跑出来说,中医治疗癌症小菜一碟。很多人也都说中医能治癌?但是作为行业从业者,我没 ...
二羊的原创文章,中医心得,个人随文,经验总结。
抗癌“自媒体,虎子的自媒体”去世,这几年总有一些抗癌的病人,一边在癌症治疗一边通过视频和文字记录自己治病的过程,极少数人成功了,大多数人都消失在时间洪流之中。 癌症虽然已经被现代医学定义“慢性病”,但是这个病的治愈率还是不高。尤其被确诊后大多活不过三个月。目前癌症也都快成了常见病,自己的身边或者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人跑出来说,中医治疗癌症小菜一碟。很多人也都说中医能治癌?但是作为行业从业者,我没 ...
首先,感谢陆续还有默默给我点赞和打赏的朋友。 我好久没写文字了,一方面是精力有限,一方面是“懒”,懒就是心里耍赖,赖就过去了。 但遇到这个病人,我不想赖了,因为他不是一个病人,而是一类病人。就因为一个普通的感冒,看中医还看惨了。 她是我门诊的一位老病号,让人印象深刻,每次来看病都非常客气,慈祥,说话微笑,眼里都是带着笑。嘴里常挂着“杨医生,给你添麻烦了”,“又来麻烦你了”。 她是一位高龄老奶奶,这 ...
最近一波流感来袭,接着朋友圈谣言四起,家长谣言当真理。 就如这个谣言,早在15年就有大面积流传,现在两年过去了,又被人翻出来,跟着流感一起泛滥朋友圈。 这条消息真的靠谱吗? 这个消息已经连续三年在朋友圈流行传播了! 听到这个一消息,我默默的,笑了。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声音:比流感传播更快的是谣言,比流感更有生命力、更毒的也是谣言。 ? 虽然二羊是中医,但也是有一点医学常识的。那就来看看这个传播好几年 ...
读内经学中医,继续来读黄帝内经。许多朋友问我,二羊哥,内经条文读不懂啊,很难,读不懂,难是自然。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朋友来说,难再自然不过得事。 但是我觉得没必要太有心里负担,经典书不是工具说,不是说读了黄帝内经,中医功夫就立马增高多少,会治多少病。但是经典书有一个特点,静心下来,可以增加内功,类似于金庸武侠里的内功心法。 读了内经心就有根了,很多东西清清楚楚。仍凭各式各样的花式中医流行, ...
题记:为了减肥多少人丢了健康,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肥胖,再用不健康的方式去减肥又丢了健康。 由于科室针对性的原因,我们科室主要是以针灸及传统疗法为主。主任对于内科病一般都是推给我来治疗。 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坐在凳子上,捂着肚子,痛苦面容。 主任说这是一个胃痛的病人你接诊治疗一下。一般内科病患他都推给我来治疗。 我坐下来 问:什么时候开始的呀? 答:昨天晚上 昨天吃了什么东西吗? 答:吃了很 ...
2017年五月一日 正式取用觉明中医学堂。真是感谢这个时,隔着万里,我们因为中医缘份相识,并聚在一起学习中医。 现在只要你想学任何东西,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职业技能,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教程。 若干年前,我为了学习中医,搜遍网络,积累了几个T的学习资料。 但是,我发现我的中医技能并没有多大长进,因为资料太多,根本看不过来,资料太多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来整理。 后来才深有体会,学中医,我们缺的不是资料, ...
题记:中医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鲜少有人问津。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就是内经的姊妹本——《难经》。 继续读难经。第六难脉象的阴阳虚实 [原文] 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 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白话] 问:脉象有偏于阴盛阳虚,或偏于阳盛阴虚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诊脉用轻 ...
今天读灵兰秘典论这篇,借助古代社会国家的十二官,人体住着十二位“大员”,各个都是惹不起的主,每一位都很重要。接下来详细看看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人的身体好比一个国家,运行起来各个脏腑各司其责,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人体才能健康。 黄帝就问人体十二脏各种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岐伯老师就借助国家的管理机构详细说了这十二位脏腑的作用。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 ...
我是二羊,一个中医专业的研究生,现已经毕业工作,由于本人比较喜欢中医,喜欢传统中国文化,所以建一个博客网站来整理自己学习中医的学习笔记。相当于建设自己的一个中医数据库,个人水平有限,但相当于铁杆中医的我会在中医的这一条路上走下去。 今天我的博客网站今天开张了,接下来我要开始我的书写文章,希望自己能坚持,加油,也希望得到更多喜欢中医的朋友们的指点和支持。 用前些年写下的中药诗来缅怀下自己: 那日, ...
明代名医李中梓以《素问·方盛衰论》中的“不失人情”四字为纲,对医疗实践中的见闻及自己的认识进行归纳而写成的一篇精辟论述。“不失人情”的“人情”,原指“人的病情”,李中梓则有意发挥为“人之常情”,然后又将其别为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和医人之情。本文深刻地阐述了人性,几百年后读来依旧酣畅淋漓、感同深受。如果您已临证一段时间,阅读本文必能无比受益。后面的译文同样译得非常精彩,不习惯阅读文言的朋友可以直接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