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二羊的中医世界!加微信:jmtcm100
  •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方(蒲辅周经验方)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方(蒲辅周经验方)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方(蒲辅周经验方)   在《金匮要略》“胸痹”篇中,有多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为后世辨证治疗该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多年以前,在岳美中、邓铁涛等老中医的大力推荐下,验方“参三散”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而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则是中成药丹参滴丸。作为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药方,我最赞赏的则是蒲辅周先生的双和散,多年来运用于临床,感觉疗效颇佳。其方为:   人参90克? ...

    阅读全文

  • 治疗腰椎病(退行性病变)验方-蒲辅周经验方

    治疗腰椎病(退行性病变)验方-蒲辅周经验方

    百损丸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蒲辅周经验方)   中老年的腰腿疼痛,多属于腰部的退行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膨出、腰椎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除了腰痛之外,往往牵扯到下肢疼痛、酸胀、乏力,如果压迫了坐骨神经,则从臀部到后脚跟出现剧烈的、刀割样疼痛,压迫了硬膜,则肢端麻木,走路不稳。西医主张外科手术,但手术有时不成功,有些人不适合手术,手术后经常留下后遗症。中医的按摩、针灸、各种外治法,对于缓解疼痛 ...

    阅读全文

  • 治疗肩周关节炎、肩膀疼痛验方(李可经验方)

    治疗肩周关节炎、肩膀疼痛验方(李可经验方)

      肩周关节炎又称“五十肩”,多发于五十岁左右的男女,患者一侧肩臂疼痛不能抬举,梳头、反侧均有困难,疼痛时间常长达半年以上。中医认为此病为气血虚衰,寒痰瘀血凝滞于肩臂所致,然而用各种疗法都不见显效。笔者最初从《辨证奇闻》中见到一首“肩膊疼痛方”,云治疗肩凝症有奇效,然而方中当归、白芍用量特大,疑其会导致寒凝更剧,畏不敢用。近年来读到《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见到李可先生治疗的 ...

    阅读全文

  • 阴阳的体用关系

    阴阳的体用关系

    体用关系   阴阳除了上面的这些关系外还可以从体用的角度来谈,体用是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概念。体是谈基础,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这个用不可能发生,而没有用的体,那这个体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   这个体用的关系怎么说明阴阳呢?具体地说,阴阳之间,哪一个属体?哪一个属用?很显然,如果我们把阴阳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   我们从一 ...

    阅读全文

  • 关于阴阳主导的问题

    关于阴阳主导的问题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两个更具体的主导问题。   第一个主导,是阴阳之间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这也是前面所讲的“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的日子都没法 ...

    阅读全文

  • 中医入门第二步识别阴阳关系

    中医入门第二步识别阴阳关系

    阴阳的关系   阴阳谈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就有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门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上述这个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很精辟的论述,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它,阴阳的学问也就可以基本解决。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 ...

    阅读全文

  • 中医入门第一步识阴阳

    中医入门第一步识阴阳

    认识阴阳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   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 ...

    阅读全文

  • 中药史上的“狸猫换太子”

    中药史上的“狸猫换太子”

    近日,看完王肯堂《证治准绳》的伤寒八卷,对他老人家不敢乱评价。他1549年出生,在嘉靖28年,四十岁的时候举为进士。读了他老人家记述的《伤寒论》中的九十味药物,不禁让我想起发生在明朝中药史上的“狸猫换太子”。     何为“狸猫” 在现今国人记忆中,留存的明朝本草书目,令人耳熟能详的显然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连台湾歌手周杰伦写的通俗歌曲都用了这个名字。而且曾经对中医药传承最 ...

    阅读全文

  • 陆九芝中医医论精粹2

    陆九芝中医医论精粹2

    51、妇人临产为稳婆伤损,小水淋漓,以补脬散一方最妙。脬即妇人膀胱也。其方用生黄丝绢剪碎一尺,白丹皮连根一钱,白芨磨浓汁亦一钱,最妙。   52、败酱草一味,能化脓为水。治疡方中加入皂角刺三分,穿山甲三片,能引诸药至于病结之所。   53、脑漏、鼻渊等证,唯用白芷一两,辛夷仁、薄荷叶各五钱,苍耳仁炒去皮二钱五分,最能清风火之在巅顶者。   54、《经脉别论》曰:一阴一 ...

    阅读全文

  • 对于古方不可盲目滥用-吴鞠通

    对于古方不可盲目滥用-吴鞠通

    用古方必求立方之故论 古方用意微奥,非若宋元以后之方,无大深意,徒滋流弊。 如八味丸,专为摄少阴而设,专治肾虚转脬,故名肾气丸,非泛治水肿,臌胀也。今人不问症之寒热虚实,概以八味丸作汤,统治水肿,臌胀矣。 痰饮门中,胸中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苓桂术甘汤所治之饮,外饮治脾也;肾气丸所治之饮,内饮治肾也。按肾虚水泛为痰,但嗽不咳,肾气丸主之。若外饮脾虚,不能代胃行津液,一以强卑监之土为 ...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