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中医观,十年中医路梳理

2016-12-01 中医二羊 养阳医斋 许多许多想学中医的朋友总问两个问题。 学中医从哪里入手? 怎么才能学好中医? 都觉得中医太大了, 无从下手! 中医就是一座大山, 太大了,山太高,路难走。 我曾经也跟你一样 之前写文安慰自己, 中药诗一: 那日, 青葙子揣龙胆远志学中医。 然岐黄淮山难攀登 更有那耸入云间巴戟天 孤灯青卷 薏苡苦参不留行 橘井大道石决明 只盼 守得防风吹散乌云 踏上天南星与 ...
2016-12-01 中医二羊 养阳医斋 许多许多想学中医的朋友总问两个问题。 学中医从哪里入手? 怎么才能学好中医? 都觉得中医太大了, 无从下手! 中医就是一座大山, 太大了,山太高,路难走。 我曾经也跟你一样 之前写文安慰自己, 中药诗一: 那日, 青葙子揣龙胆远志学中医。 然岐黄淮山难攀登 更有那耸入云间巴戟天 孤灯青卷 薏苡苦参不留行 橘井大道石决明 只盼 守得防风吹散乌云 踏上天南星与 ...
2016-12-02 中医二羊 养阳医斋 | 中医·天人·道 | 喜欢中医的温度 少小家贫病不休,学耕无力累亲忧。 因规夜课迟安梦,为备束修早饭牛。 酒食屡谋精馔供,序庠颇遣远方游。 严亲纵逝慈亲在,六十孩儿也白头 ----他的自白 他原名叫岳中秀, 出生在河北省滦南县,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8岁那年, 父母砸锅卖铁,同拼西凑, 供他在私塾上学。 冬去春来,庭前小树已长成大树, 他这一读就是8年。 ...
名老中医之路-岳美中自学心路:无恒难以做医生 岳美中是中医学史上的特例,他既无家传,亦无师承,完全靠自学而成的中医大师。博学、精研、宗三家,这是岳美中的治学之道。本文讲述岳美中谈的读书方法,大巧若拙,守得初心,方见真功。 ?? 岳美中:无恒难以做医生 我出生在河北省滦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亲早年扛活,后来靠种几亩薄田兼做挑担叫卖支撑家计。我们兄妹五人,我是老大。八岁上,父亲看我体弱多病,难务耕事 ...
再说阳平阴秘 那么,「阳平阴秘」这件事情,究竟要怎么说呢? 我觉得最近这几十年来讲,好像是四川那边的第四代的小火神讲得最好。火神派是清朝末年出现的一个派别,他们是张仲景的经方派后来的一个变化,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这位第四代的小火神叫做卢崇汉,他在当学生的时候就已经被请去大医院里面看那些大医生摆不平的病了,特别破格开立某种证书,让这个医学院的学生能够代替主治医师开药。他治病用很多很多大热药,干姜 ...
jt叔叔中医基础理论-肝不能郁 为什么肝不能郁?因为肝这个脏的「脏性」是要让它舒畅条达的,它是春天的气嘛,就像我们说的春天的养生原理。所以,如果你的肝有什么病,往往要用舒肝的药,加味逍遥散、加味姑嫂丸,都是舒肝解郁的药。要用「通」法补肝阳,阳旺了才会打得通。 因为我们要使它能发泄开来,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作「肝可泻不可补」,因为肝不能郁住,所以你把它补住了,反而会有什么脂肪肝、肝肿瘤,这是一个大的通 ...
流传2000多年的八大古方,补益气血从脾胃入手,有奇效! 养阳医斋 2016-09-03 23:23 经常有人问,医生我要吃什么来补一补啊?那前提是你有虚啊!提到补益气血,你到底要不要补?看看以下情况你有没有: 一、气血不足的三表现: 1、气虚 气血不足的第一表现:没气质、没气场、整个人如秋后的茄子---有这些症状: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形体消瘦或偏胖。 气虚的特点:无力感。 诸如 ...
痔疮便血怎么办呢?师傅传这两个穴位给我有奇效 养阳医斋 2016-08-31 18:59 痔疮出血说不是大问题也是很麻烦的事,那痔疮便血怎么办呢?治疗痔疮的方法除了外用药膏,中医针灸这两个穴位有奇效。 临床上治疗痔疮有许许多多的方法,针灸、拔罐,刺血,艾灸都有效。但是,遇到痔疮出血,出了吃药还有什么好方法吗?多年前,我遇到这样的患者,用传统方法去治疗,有的有效,有的没有效果。后来去跟师傅求教,师傅 ...
素问·长刺节论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傍四椎间,刺两髂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病在少腹, ...
素问·针解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 ...
素问·刺志论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