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总纲)
太阳经过区域
浮:表证的重要指标??????
寒:太阳经病的重要指标?寒伤营,无论烧到多高都会怕冷
6.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风伤卫)
汗孔开,皮肤有湿润感
6.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无论是否已发烧(寒伤荣)
脾胃之气被调去抗击感冒病邪;感冒时要少食少饮,不要消耗脾胃能量
怕风或怕寒,说明邪气还在表层。人体内外反差大
参照3.31脉法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 荣卫俱病,骨节烦痛,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 |
6.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没有变化???????????吐:标示少阳(?不一定) ?????数:快??急:猛烈
6.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
传 | ||
传属:一个病症从前驱期到定型期的过程。六经任何一经都可以直接感染,邪气都会经过太阳经,最后归着于真正受病的经。 | 转属,转入:抗病机制由于体质的变化而转入另一个区块。
如:太阳经--à阳明经 |
传,经传,行经,再经?: 一个生命现象的周期。 |
6.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热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温病2类:??①发炎???②热伤风——伤津液,如太阳转阳明就是由于津液不足,寒水之气不够。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上下焦,尺寸??????????热邪郁在身体????????呼吸粗重?燥热的气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水分被抽干????????肾经受损?(肾主二便)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
火疗法?????????????????????热伤津液引起的僵直抽筋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逆:误治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天,气密藏。如果身体有亏损,病邪会进入。而此时身体的抗病机制处于休眠状态。病毒进入身体使免疫系统变弱。到了春天,身体容易感染各种炎症。(类似于HIV的病机)
临床上:
“不藏精”容易发成少阴病?少阴经病à扁桃体发炎???发于温病得少阴病的概率很高。
- 少阴病:脉细沉,即使扁桃腺发炎,还是要依照少阴病的医法,不能用清凉药。
- 热伤风:脉浮,下空。类似于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脉。
- 温病:脉扎实有力,滑。类似于阳明白虎汤证,承气汤证,需用清热凉血药。
6.7病有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抗病系统积极抵抗??????????抗病系统消极承受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见讲义P16典故:天一生水,地六成之à阴???水的成数?六
地二生活,天七成之à阳???火的成数?七
汤液经法: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
阴退为泻,其数六??水数也
旋覆花:“贯通五脏真元”??古方用于续筋:?旋覆花(根)和黄糖、黑糖捣烂,敷于断筋处……
6.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参照P20 条文3.10 和3.30)
经:周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不一定是会传阳明,而是任何经都有可能。
6.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上午10点至下午2点)
6.10风家解表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常常易感冒的人,身体习惯感冒状态,病去后,身体感还没有调整回来,需要2个6天周期来慢慢调适。
6.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6.1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实热:脉可能沉、滑。??滑脉:有里热???例如大青龙汤证:烦,有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