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博文

精彩中医文章整理

  • 中医治疗情志病医案-红楼梦·妙玉

    中医治疗情志病医案-红楼梦·妙玉

    惜妙玉,青灯古殿负春光   妙玉,大观园栊翠庵的尼姑,出身世家,“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因自幼多病,自入空门带发修行,虽身在佛门,终究正值妙龄,对于凡尘中的种种,也是“云空未必空”。   心高气傲的妙玉带发修行,虽因命中注定“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只能暂时寄身于庵中,并非真的看破红尘,断绝俗念,一心向佛。情丝一缕一直暗系着她惟一能见到的男性———宝玉,这从她在宝玉面前矫情的做 ...

    阅读全文

  • 中医治疗情志病-红楼梦·宝玉

    中医治疗情志病-红楼梦·宝玉

    笑宝玉,无故寻愁觅恨   贾宝玉,贾府的“混世魔王”,仗着贾母的疼爱,“行为偏僻乖张”常犯“疯病”。贾宝玉的病一般都是急出来的,看起来有点像中医所说的痰迷心窍。宝玉是个痴公子,性情中人难免为情志所扰,更何况他是“爱博而心劳”的情种。   不过,虽然宝玉对女孩们都很疼惜,但心中最在乎的依然是林妹妹,因为他们心中有着“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是旧时友”的灵犀。毕竟,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 ...

    阅读全文

  • 中医治疗情志病医案-红楼梦·黛玉

    中医治疗情志病医案-红楼梦·黛玉

    伤黛玉,他年葬侬知是谁   林黛玉,贾府的外孙女,一向被认为是多愁善感的化身,身患多种疾病却不知爱惜自己,终日地寻愁觅恨。从现代医学来说黛玉的咳嗽是否就是肺结核病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她的咳嗽是有季节性的,“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咳嗽”。而从中医的角度讲,黛玉的这种咳嗽就是一种由于自身体质和情志刺激所导致的。   瘦弱的黛 ...

    阅读全文

  • 全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第一期视频下载

    全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第一期视频下载

    这套光盘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系列“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 基础上精编而成,此项活动被业内人士称为“名老中医从医精华抢救计划”。 自99年开始启动,六十多位国宝级中医名家,面向杏林后起精英,谆谆教诲!高屋建瓴、医理深妙,真知灼见、开悟心智! 名老中医真传光盘一经问世,立刻吸引了海内外中医人士和广大学子的眼睛,纷纷求 购。 不难想象——邓铁涛、颜德馨、焦树德、路志正、朱良春、陆广莘 ...

    阅读全文

  • 中药史上的“狸猫换太子”

    中药史上的“狸猫换太子”

    近日,看完王肯堂《证治准绳》的伤寒八卷,对他老人家不敢乱评价。他1549年出生,在嘉靖28年,四十岁的时候举为进士。读了他老人家记述的《伤寒论》中的九十味药物,不禁让我想起发生在明朝中药史上的“狸猫换太子”。     何为“狸猫” 在现今国人记忆中,留存的明朝本草书目,令人耳熟能详的显然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连台湾歌手周杰伦写的通俗歌曲都用了这个名字。而且曾经对中医药传承最 ...

    阅读全文

  • 对于古方不可盲目滥用-吴鞠通

    对于古方不可盲目滥用-吴鞠通

    用古方必求立方之故论 古方用意微奥,非若宋元以后之方,无大深意,徒滋流弊。 如八味丸,专为摄少阴而设,专治肾虚转脬,故名肾气丸,非泛治水肿,臌胀也。今人不问症之寒热虚实,概以八味丸作汤,统治水肿,臌胀矣。 痰饮门中,胸中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苓桂术甘汤所治之饮,外饮治脾也;肾气丸所治之饮,内饮治肾也。按肾虚水泛为痰,但嗽不咳,肾气丸主之。若外饮脾虚,不能代胃行津液,一以强卑监之土为 ...

    阅读全文

  • 脏腑阴阳相反相成-吴鞠通

    脏腑阴阳相反相成-吴鞠通

    五脏六腑体阴者用必阳;体阳者用必阴 今人概言补虚,不知五脏六腑各有补法。即一脏一腑之中,又有体用相反之殊。脏属阴,其数五者,阴反用奇也。腑属阳,其数六者,阳反用偶也。亦如乾有四德、坤有五行,阳用偶而阴用奇,互也。故五脏六腑体阴者,用必阳;体阳者,用必阴。 心为手少阴,心之体主静,本阴也;其用主动,则阳也。补阴者,补其体也,如龟板、柏子仁、丹参、丹砂之类;补阳者,补其用也,如桂枝、人参、茯神之类。 ...

    阅读全文

  • 用“木桶理论”来看中医的辩证和整体观

    用“木桶理论”来看中医的辩证和整体观

    如何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我们可以将人体比喻成一个木桶。在铁桶、塑料桶广泛应用之前,木桶是最常用的容器之一。木桶是由木板一块块围起来的,再用一个箍把它们箍在一起的。为什么说中医是个“箍桶匠”呢?因为中医在看待人体的时候,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是有机联系的。不仅是内部脏腑功能的一种小环境的统一,更是一种大环境的协调,包括人与社会、自然协调统一。   无论多少块木板,只有当它们按 ...

    阅读全文

  • 陆九芝中医医论精粹

    陆九芝中医医论精粹

    作者简介:陆懋修,字九芝,清·元和县(今苏州)人。生于嘉庆戊寅(1818),卒于光绪年间。先世以儒著称,且皆通医。九芝初业儒,中年始肆力于医,博极群书,活人无算。学精《内经》、运气,治宗仲景家法。著有《世补斋医书文集》、《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仲景方汇录》等。陆氏在仲景学说研究方面称得上析理精微,立言纯粹,对后学帮助极大。     1、医之为道,莫过于不使病大,不使病 ...

    阅读全文

  • 针灸大师-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针灸大师-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摘要: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15岁学医,师承出身,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60年代,彭静山先生因遭受迫害而失去听力,在此后的临床实践中听诊受挫,他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望诊极限,根据《黄帝内经》“观眼察病”和《证治准绳》对眼的脏腑划分理论,于1970年代创眼针疗法。本文为流传于世的彭先生针灸十八秘法,供针灸专业人士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