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入门之如何练针(初级)

针灸学习中针刺的疗效在于手法,手法的技巧在于练习。我们在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针灸是一种理论知识,不能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因为针灸和用药不同,药物是靠其特有的效能在人体发挥作用的,而针灸则是通过医者的手技操作才能生效。所以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外科医生的基本功——分离、止血、缝合、打结一样。只靠听讲、看书,不解决问题,非实际练习不可。须知用针治病,是在穴位作各种各样的动作,来调整机体平衡,纠正病理现象。由于目的不同,必须用不同的手法。如提插之深浅,用力之轻重,捻转之幅度,进退之疾徐,都要有一定的技巧。好像书写、作画一样,同是一样的纸、墨、笔,由于作者的艺术水平不同,其作品的笔力神色亦有高下。

善用针者功底过硬,心灵手巧,一刺即入。病人仅感微痛或不痛,运用手法则得气迅速,酸麻重胀的感传出现快,放散远,疗效高而且安全,针后有舒适的感觉。不善用针者手法拙劣,如锥子刺肉,痛彻心骨,徒伤肌肤而疗效低,甚至出现后遗症或发生医疗事故。因此针术也有高度的艺术性,必须长期练习,才会熟练。要练到轻巧纯熟,得心应手,才算到家,微信号:xuezhenjiu分享;。

至于练针的方法,正如古语所说的:“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初学者必须自己主动地勤学苦练,尤其在三伏天、三九天,大热大冷的季节,下苦功夫锻炼,练出来的功夫才是真功夫,才能过得硬。要有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变黑”的精神和磨穿铁砚的耐心。我们见过许多人,虽有一套理论知识,而在临床上则眼高手低,表现不巧或不会实际运用;或认为尖锐的钢针,刺柔软的肌肉不成问题,无须练针,这样是不恰当的。为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心手合一,减少病人的痛苦,千万不要忽视练针这个环节。

练针并不困难,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在工作余暇,休息时间,甚至在走路、谈话的时候都可以利用时间练针。手里有针可以练,无针用空手作捻转提插动作,使手指灵活,也有益处。只要朝夕不懈,持之以恒,自然就会“巧”了。

总之,“练针”作为针灸基本功之一非常重要,但是其练习方法却简单易行,只要下定决心,耐心地反复练习,一般能有百日功夫就差不多了。如能长期坚持久练,当然更好。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练针的姿势与持针方法

因为练习针法是一种集指力活动和全身气力于?针尖的艺术劳动,故要求姿势严格。总的要求是:坐要端,头要正,身要直,臂要曲起,脚要站稳。持针时要指实掌虚,拇、中、食三指齐力,无名指和小指略翘起,下针提插捻转,皆需摒除杂念,专心致志,凝神静气,尽一身之力,轻巧灵活运用毫针。姿势正确之后可进行以下的指力和手法练习。

二、指力的练习

将粗草纸裁成10*10cm的见方,用40-50张叠在一起,约6-225px厚,四周以线绳扎,用28号不锈钢的长柄针练习。初学时用1寸的短针,逐渐增加到3-4寸的长针反复练习,不拘次数和时间,一般每天能练20-30分钟即可。持针的方法是以右手或左手的拇、食、中三指捏住针柄,和握毛笔的姿势一样,拇指在内,食、中指在外,无名指和小指略略翘起,使手心空虚。

把纸块放在桌上或用另一手托平,将手臂悬空,不能有依靠,提丹田之气及全身精力集中于腕指,属意于针尖,将针身垂直作捻进捻出,上提下插之动作。捻转之幅度是左右往复,以不超过180度为原则。其基本动作有如下四种:

捻:是以拇、食、中指力练习三指持针柄,拇指向前,食中指向后的动作;

转:是以食中二指向前,拇指向后的动作;

提:是在转针时稍稍向上提起的动作;

插:是在捻针时轻轻向下施加压力的动作。

分开来讲是四个动作,但在练针时要把捻、转、提、插四个基本动作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连贯的动作,作回旋式进进出出,反复练习。

欲进针时则抢插的力量大,即向下进的多些;欲出针时则转、提的力量大,即向上出的多些。将纸块刺透了另换一个地方,重新刺人。

在练针时,不论作什么动作,都要保持重心平衡,针身垂直,不能操之过急,不要用力过大,使针身弯曲。同时不能将针身刺尽,要留3-5分在外边,因为临床上切忌将针身刺满,以防止由于针根部折断,不易取出。针练坏了再换新的。先练短针粗针,渐渐改为长针细针,日久就有指力了。

初学时未经练习不易抢进,而且感觉手指酸困,不必急于求成,慢慢磨炼,指力就会不断增加,由熟生巧,然后刺人肌肤就容易了。这是基本动作,好像练毛笔字临帖写大棺一样,重点在于练习手指的力量和持久性,必须耐心。经过这一阶段才能练出硬功夫。特别要注意不能只用手指的力量,而是要全身用力,把丹田(关元穴,在脐下3寸)之气运用到臂、腕、指上,属意针尖,这就叫“运气于指”,当然不是粗暴的力量,而是很稳健地用丹田之气作轻巧而有力的动作。

练指力的过程中同时可以进行进针和出针的练习。进针时,拇指向前,食、中指向后,同时向下轻轻用力,即可刺人;出针时,食、中指向前,拇指向后,同时轻轻向上提,反复数次,即可提出。

三、针剌手法的练习

在草纸上练习一段指力,有了基本功夫,再进一步就要练习活力了。其方法可用布缝一小袋,中实棉絮,如小枕头样(或者用细线绕棉花团,外包一层布如球形)。用长、短、粗、细各种毫针刺人,以捻转提插的基本手法,作轻、重、疾、徐和探拔的动作,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这一阶段就是由拙到巧的过程。所谓疾徐,疾就是快,徐就是慢,是指做基本动作时的速度。所谓轻重,轻就是用力轻,捻转的幅度小,提插的范围浅;重就是用力重,捻转的幅度大,提插的范围深。所谓探拔,是在做基本动作时,将针尖向上下左右拨动,如探索找物样子。

练习这种动作时,其持针法,仍如前所述,刺针方向可以做前、后、左、右、上、下、平、斜、直、横等各式动作练习,以便于临床在各种不同的姿势及各个穴道上刺针,为行针得气,进行补泻手法打下基础。

这种练习最好左右手都练,在临床上可以双手同时行针。此外,对皮内针、梅花针、三棱针、火针等,都要按其特点进行练习。

总之,这一阶段之练习,好像写行书大草,主要在于灵活巧妙,重点练习出入进退之快慢、捻转之幅度、提插之深浅、针刺之方向等。都要练到手随心意,轻巧准确,然后才可以在人身上实际操作。这是学习针灸必须练习的基本功,学者万不可忽视。要知道只会理论不会实践,是眼高手低的医生,不能称为善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