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二羊原创 订阅该标签的文章

二羊的原创文章,中医心得,个人随文,经验总结。

  • 感冒后反复咳嗽近1个月,3剂治愈大妈

    感冒后反复咳嗽近1个月,3剂治愈大妈

    先根大家讲完这个案例,再来学习经方。 昨天一个老阿姨带着老伴来看病,当他俩在旁边候诊的时候,我见老头子不停的咳嗽,时不时又走出去吐痰,听咳嗽的声音痰声很重..... 看完两个人终于轮到他们了。老阿姨说,终于等到我们了,老头子都快咳死了。怎么回事呀?感冒了吗? 老阿姨开始激动的‘痛诉革命家史’,上上周我不是咳嗽找你看病嘛,那时候也是咳嗽,咳得整晚都不能睡觉。诶,神了。吃了你的三幅中药完全好了。我还到 ...

    阅读全文

  • 痘痘反复发作十余年,清热去火不但没好,反而脾肾虚了

    痘痘反复发作十余年,清热去火不但没好,反而脾肾虚了

    今天上午出诊,一个患者从深圳跑过来看中医调理痘痘。从上初中开始他的一脸的痤疮青春痘痘就一直跟着他。 此起彼伏,反复发作,看过许多中西医效果都不是太理想。 一不注意就发作,嘴唇周围以及鼻子两旁全是红色硬解,和白色的粉刺。 他在我面前坐下来,把手放在脉诊枕上,在诊脉之前我习惯的摸了一下他的手,手指末端冰冷。 我问:你平时就有手脚冰冷吗? 他说:是的,夏天都有,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就更厉害。天气一冷,嘴唇都 ...

    阅读全文

  • 小建中汤治疗小儿抽动症验案

    小建中汤治疗小儿抽动症验案

    小建中汤治疗小儿抽动症验案。。中医二羊经方案例分享: 4岁小儿不自主肢体头部抽动几个月,看遍儿童医院各大专家改善不明显,针灸一次加五剂经方,二十几块钱药控制住了。 国庆节前,广东江门一个跟我学中医的朋友介绍一个小患者过来看病。 不自主头颈部和右侧肩部抽动,频繁时候一分钟三四次,在节前28号上午他们从江门赶过来。 小盆友发病两三个月,情绪激动和受凉后抽动加重,看一堆各种检查报告一堆,脑部磁共振,脑电 ...

    阅读全文

  • 难经:把脉摸到这样的,小心是死脉!

    难经:把脉摸到这样的,小心是死脉!

    题记:中医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鲜少有人问津。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就是内经的姊妹本——《难经》。 继续读难经。第八难?寸口脉平而死。 题记:中医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鲜少有人问津。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就是内经的姊妹本——《难经》。 继续读难经。第八难?寸口脉平而死 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 我们可以通过摸脉 ...

    阅读全文

  •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六难脉象判断的阴阳虚实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六难脉象判断的阴阳虚实

    题记:中医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鲜少有人问津。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就是内经的姊妹本——《难经》。 继续读难经。第六难脉象的阴阳虚实 [原文] 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 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白话] 问:脉象有偏于阴盛阳虚,或偏于阳盛阴虚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诊脉用轻 ...

    阅读全文

  •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密第四难-把脉分阴阳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密第四难-把脉分阴阳

    题记:中医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鲜少有人问津。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就是内经的姊妹本——《难经》。 把脉最重要的是先分阴阳,正如黄帝内经说的:诊脉之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那我们来看一看如何通过把脉来分阴阳。 第四难 脉有阴阳 [原文] 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下同黑色加粗为原文) 问:脉有阴阳之分,这是怎么来辨别的?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

    阅读全文

  •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二难,中医把脉第一步定位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二难,中医把脉第一步定位

    题记:中医的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很少人知道。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都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就是《难经》。 难经很重视脉诊,一开始就讲的就是脉诊,手把手教。 继续读难经,在开始这一难的学习前,简单的回顾上一难的讲的是寸口这个地方很关键,可以在这里摸脉,诊查全身脏腑的病变。 接下来,我们来学第二难,详细内容如下: [原文] 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 ...

    阅读全文

  •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三难,中医把脉诊断病脉和死脉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三难,中医把脉诊断病脉和死脉

    题记:中医的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很少人知道。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都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是内经的姊妹本,就是《难经》。 继续读难经,在开始这一难的学习前,先回顾上一难具体讲了把脉具体的定位。 第三难 尺寸脉的太过不及 今天为第三难,不正常的脉和死脉。 [原文] 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复,有益,有关有格,何谓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 ...

    阅读全文

  •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五难 诊五脏脉的指法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五难 诊五脏脉的指法

    继续读《难经》,中医的一些经典有一部分是偏理论基础,重道和理,而难经这本书,把许多东西落实到实处。 包含了许多具体中医技术,这不第五难,开始讲把脉的细节。 第五难 诊五脏脉的指法 [原文] 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 然:初持脉,如三菽(shú)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 ...

    阅读全文

  •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一难,中医把脉的原理

    【读经典学中医】《难经》白话解:第一难,中医把脉的原理

    引言 许多人都想学中医,却找到不门径,其实所有的名老中医都强调“学中医就要学习中医的四大经典”。也就是《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温病条辨》。 中医的这四大经典书籍,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有一本书却很少人知道。即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也都未必认真去读,这本书就是《难经》。 传说为扁鹊神医所写,主要内容其实讲经络穴位的一些理论,想要深入学习针灸必须得学这本书。接下来二羊带着大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