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伤寒论41:津液内伤后辨证处方和鉴别

只是几年的时间我迷失在这些注家的理论好久了,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太多弯路。中医的理论,其实许多理论怎么说都可以的,关键是临床。伤寒论是源头,后世医家多有个人发挥,我觉得有些是脱离临床的臆想揣测,可以做理论参考,临床应用有待验证。中医不是用来装逼的,是用来看病的、治病的! 张仲景编写伤寒论出来想必不会是为了学术研究,也不是为了搞出一些高大上的专业词来装逼。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为了“见病知源”。所以我还是继 ...
只是几年的时间我迷失在这些注家的理论好久了,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太多弯路。中医的理论,其实许多理论怎么说都可以的,关键是临床。伤寒论是源头,后世医家多有个人发挥,我觉得有些是脱离临床的臆想揣测,可以做理论参考,临床应用有待验证。中医不是用来装逼的,是用来看病的、治病的! 张仲景编写伤寒论出来想必不会是为了学术研究,也不是为了搞出一些高大上的专业词来装逼。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为了“见病知源”。所以我还是继 ...
经常有人问,倪海厦在大陆招收的弟子有吗? 其实没有,大多数都是利用倪海厦资料,和贩卖倪海厦名声的骗子。既然还有人敢声称他是倪海厦在大陆招收的唯一弟子。 其实都是没有的。就香港和台湾还有一些,大陆这边打着倪海厦旗号的都是骗钱的, 还有一些建立看病群,你都不知道背后是什么人在操作, 既然是倪海厦弟子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弘扬老师的学术,都是多起来招人去看病,所以,大多数都是骗子。 希望大家管好自己的钱包擦 ...
五苓散和猪苓汤在伤寒条文里非常类似,都是口渴,小便不利。以下摘录黄煌先生《经方魅力》里对两方的论述,相信能加强两方临床上运用的灵活性。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五苓散是一张调节人体水液分布异常的方剂。水液的异常分布,《伤寒论》的注家们称之为“蓄水”证。但“蓄水”时水液并非仅仅停留在下焦的膀胱,可以停留在人体的任何部位。蓄于下则小便不利;蓄于中则见 ...
题记:因为伤寒论大多注家都是根据伤寒论发挥自己的东西,说自己的理论。我们这些后来人也乖乖的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忘了伤寒论的本体。 继续沉下心来学伤寒论,世界太繁杂,由它去吧。深耕自己的中医技术才是王道。道者愚者佩之,智者行之。 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伤寒论原文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
倪海厦视频科总结的53个重要诊治经验,让你受用一辈子,中医二羊分享给大家留存。 01.正常脉象,阳脉(寸)应大于阴脉(尺),男人应气脉(右)大于血脉(左),女子相反。 02.肝病的人最怕大小便不出。 03.心火要下达必须靠肺水之助,若肺功能不佳且心火不足则热会反逆,肺水会无法下降而从汗出。 04.金铃子、延胡索合用治胁痛。 05.肝是血脏,要活血化瘀,用白芍、茜草。 06.想让病人蜕皮就用蝉蜕,蝉 ...
产后宝妈得了流感,怎么办? 阿丽是我东莞的一个患者加粉丝。产后流感反复发烧求救……中医有办法吗? 一家人断断续续找我调理,说起来这医缘很奇妙,最开始,她是经朋友介绍过来找我治痘痘。 她朋友的朋友是我以前同事,转了几个弯……三十岁了还反复长痘,看了体质是上热下寒加痰湿重。 痘痘调好了又备孕生二胎,这不宝宝刚出生不就自己就流感了。 感冒说起来是小病,流感有点麻烦。但是一开始看了西医,又是打吊针又是消炎 ...
前几天中医二羊分享自己因为脾胃虚弱头发容易出油、面部油腻自己开了个方子给自己调理。 许多人留言问我要方子和具体用量。其实中医都是个性化治疗,我开出的方子是根据我自己情况来用的。 那如果想要适合大众一点的方药可以选择中成药,当然需要辨证看自己属于哪一种体质。其中痰湿体质就是盛产“油田”的体质,头发油腻,每天都得洗,面部油腻,后背长痘痘,身体虚胖等。 其实中医把这类体质得人叫“痰湿体质” 具体以湿浊偏 ...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等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从而引起咳嗽或咳痰的一种病症,其病位主要在肺。外感六淫如风、寒、暑、湿、燥、火犯肺引起咳嗽的为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多见,常表现为起病较急,病程短,多兼有寒热、头痛、鼻塞等表证, 治宜疏散外邪,因势利导,宣通肺气为主;因肺脏自病或他脏病及于肺所致的为内伤咳嗽,以痰湿、痰热及肺阴亏损为多见,常表现为咳嗽日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伴其他脏腑失 ...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便秘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可能与饮食过于精细,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嗜食辛辣,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反射减弱,缺少运动,精神紧张、情绪不良,过度疲劳等有关。 便秘患者治疗首先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便秘,然后根据便秘轻重、病 ...
人的阳气与脾胃着密切的关系,脾胃的功能正常运转,人体内的阳气才能生长并充实。另外,脾胃功能正常运转,则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一旦受损,功能失常,易内伤阳气,严重的还会因此而影响全身而患病。因此,人若要养生,还要重视养脾胃,那么吃什么才能养脾胃呢?健脾胃的中成药众多,该如何选呢? 健脾胃的中成药包括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健脾丸、启脾丸、补脾益肠丸、理中丸等。健脾胃的中成药众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