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中医基础讲座-前言(2)

另外呢,讲到每个脏腑,我们会讲到这个脏腑在人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讲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当然就会重新扣回关于五行的议题,也就是说,你说这个脏腑它属土,它为什么会属土?这都有很多很多跟五行的原则是相通的。

当你发现这个脏腑有点虚弱了,以至于不能做好它的份内事,你要怎么补强这个脏腑呢?讲义里面有一大堆方剂,等你看到那个方剂的时候,我们再把本草学学到的东西扣合回这个方剂,你就会觉得:「哇!原来这些巫术的小小的组件是可以这样编成一串咒文的!」──这样子.这样子组合之后,它的本草的力道互相呼应之后,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可以造成什么结果──我们会针对五脏来讲一讲这些五脏常用来调理的方子。

我们刚刚讲到你会学到把脉,也会了解本草理论,了解本草理论跟一些方剂的基本结构,你出去看人家开方就很轻松啦,对不对?

我还会把一些基本的很重要的方子教给大家,然后告诉你这方子可以怎么用,很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得到糖尿病、高血压,那不是很好吗?你可以保住你的生命品质,保到很老。我们过了三十岁──我今年三十六岁喔──就会觉得,身体好像一年比一年烂对不对?可是,有一些补方,真的,吃一个冬天,你会觉得:「咦?我今年身体好像比去年好耶?」那既然连这个「不可逆」的反应都可以「可逆」了,那这种补药是不是很值得用一用呢?

我会教大家一些非常重要的保养药。因为,搞中医,不要等到你得什么癌症了,再来看神医如何出手──那时候已经没有心情看他如何出手了,最好我们平常就把自己保养得好好的,一辈子都不必跟神医见到面,对不对?我们庄子讲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嘛,对不对?当我们彼此都有灾难的时候,我很需要你,你很需要我,大家都需要爱心、要神医,但是,最好是我们把自己保养得好好的,就一辈子都不需要见到一个神医。

苏东坡就这么讲:「我是一等一的好病人,所以我每次都看三流医生都看得很好。因为呢,我每次一点点病,就赶快去看医生,不等它坐大。然后看医生,医生还没有开口,我就乖乖地把我的病情一五一十的详述,表达得非常之清楚,所以医生几乎不可能误诊。凡是我去看医生,就算是三流的医生都有一流的医生的疗效,所以我这种病人真是太好了。」

我也觉得,真的,若我们能把自己保养得好一点,这一辈子就不需要一流的医生了,神医这种东西,就留给那些需要救苦救难的人吧,我们无苦无难就很好了,对不对?预防重于治疗嘛,话都是这样讲的不是?

然后呢,还会教什么呢?比如说我会教一些灸穴,你拿一坨艾草,放个姜片,一烧……唉,灸穴很好玩耶,灸穴是打发时间很好的东西。你们有没有机会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平常你们自己小孩子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你们都会说:「这样躺着不消化哦,对身体不好。」可是自从学了灸穴以后,每天自己都大剌剌地躺着,然后就找个重要的穴道,放一片姜,然后看半个小时的节目……或者爽爽快快看它两个小时。半个小时差不多可以灸艾粒七壮哦,两个小时可以灸二十八壮,那个功力真是非常之强哩,你只要记得烫的时候换一个艾草粒,日本那边这样子做的人,很少有活不到一百零五岁的啦。这样不是很好吗?就混一混可以混到「高寿」,不用太费心保养耶。

因为我是天下至为懒惰之人,想到的方法都至为懒惰,我就觉得说「预防重于治疗」,然后我又很懒得运动,所以我每天都在当「温室植物人」,吃补药,我觉得这是在「施肥」,阳光、空气、运动都不够的时候,我就吃点肥料,就觉得不太容易生病,蛮好的。然后又会一些中医嘛,生病的时候一有一点点初起症状,马上就把它医好,不让它恶化,觉得每天过得还满舒服的。所以,像我这种懒人教课,能教得出什么成材的学生吗?不可能嘛,当然是让这懒惰继续蔓延啦,好像学生多半也都觉得「这样子好像蛮爽的」,所以我们就来学做懒人吧。

这个课程,除了会教大家最伟大的补药「肾气丸」的用法,让大家每年每年身体都不会坏得很厉害之外,还有一个是排肝毒的方子,你可以把身体里面累积在肝脏的毒素都排掉,这样子的话,你的肝就可以保用很久。如果你不会这些东西,有一天生病的时候,那些医药的折磨加起来很惊人的,我是觉得,能够预防,就要预防。

希望各位不要踊跃跟我买药,我其实教了肾气丸,你可以自己到药房去配,怎么配我都教你们了。可是大家都说「老师,你自己有,我们跟你买就好了。」然后呢,我的助教就每天不停地帮同学包药,我自己也会觉得:「虽然我觉得我教书是『商业』的行为,我不要求你们尊师重道,可是呢,买到这个地步,你不觉得我已经完全沦落为购物频道卖电饭锅的人了吗?」同学都:「老师讲这方子好啊,大家都觉得好啊,老师,那我就跟你买。」我是不反对你跟我买啦,我随时都配着准备大家要买就买。我为什么要卖?理由很简单,因为科学中药配的方剂,当年我的师父教的时候,说这个方子不要外传,而另外有个方法用生药可以代替那个方子,所以我会教你们生药版本的做法。可是很多人还是觉得科学中药比较方便,于是就跟我买了。因为我不能外传我老师当年传给我的方子,不能教你怎么配科学中药,所以就变这样子。是不得不做出的商业行为,跟各位说明一下。

课堂守则1:想睡就睡!

至于上课的规矩,一般人遇到这么可怕的教条都不能适应的。

首先,如果你上课觉得有点困,请你想睡就睡!我不要看到那同学死撑着,然后用力要对我张开他的眼睛的那种悲惨的神情。反正上课都有录音,根本上课没有遗漏嘛,对不对?你上课睡着都有人奉送到你家去,需要休息的时候,你就给我好好休息吧,千万千万不要撑,好不好?一点点不舒服,「请假」、「旷课」、「早退」,请尽量做,明白吗?因为,上课上得舒爽,才能持久,如果你抱着一种牺牲奉献的精神来上课的话,你很快就会对老师失去兴趣了,会觉得对他牺牲奉献一点都不值得。

课堂守则2:要做刁客!

我常常会想:怎么样上课才最有效率?你们有没有思考过怎么样上课最有效率?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实,我在骨子里会觉得:「中医非常重要,我是一个有文化使命感的人!」可是我才不会跟学生讲这种笨话。因为呢,我有个妹妹,当我跟我妹妹说:「妹妹,这件事情很重要,哥哥讲给你听,你可千万不要忘!」,跟她谆谆告诫一番之后,一问:「刚刚我讲什么?」她讲出来是七零八落,忘光光。然后呢,我这妹妹去看了场电影,也不好看也不难看,回来之后我问她:「妹妹啊,电影讲什么?」她从第一个字背到最后一个字给你听!怎么会这样呢?跟你讲很重要,你一定不可以忘记,你给我忘得干干净净;然后那种不重要的随便看看的,全部都记得!人的脑就是这种东西啊,对不对?所以,在此事实之前,我怎么好意思叫你们要「用功读书」呢?你就当作是看国家地理探索旅游美食频道算啦,这样不是可以学习得比较好吗?我们看什么「大陆寻奇」啊,西藏的水果一斤卖多少钱都会记得,可是跟你讲:「这方子很重要哦,不能忘哦」就没有人记得。懂吗?所以一定要用一种很混很痞的心态来上课,这样才能学得好啊,对不对?凡是人刻意去记得的事情,一定会忘记,这就是人的无奈。所以请各位用一种很轻松的心情,就这样子「随便」就好。

我的房间真的很糟糕,我平常是生活习惯至为不良的人,每次都是学生来之前努力整理房间,有的时候学生整班跟我请假,两个礼拜才上一次课,不得了啊,简直是清垃圾屋啊,就是日本什么「黄金传说」节目那种清垃圾屋的状态,然后助教在那边叮咛啊:「JT,这里!把那个捡起来!这里!……」简直是惨不忍睹。

有早上班的同学跟我说:「老师啊,我原来跟某某朋友讲你的中医课,他很有兴趣,很有热情要来。可是我叫他不要来。」他说:「因为呢,我那朋友,连在中正纪念堂练功的场地都觉得太脏乱了,老师的家他一定受不了的。」所以你们就认了吧,如果受不了就告诉我,我会基于爱面子的心态,再稍微擦一下地板的。因为我是这种人,如果你们不管我的话,就会住成垃圾屋。你们能够体恤一个人这种堕落的嗜好吗?对我来讲,我珍惜的东西我非常把它当一回事,我会完全燃烧,其它事情,我真的……很混哪。要怎么样让生活习惯变好?听说去德国住一个月就会变好,因为德国人的居家环境非常好,回来之后就会觉得不能适应,然后什么都要开始收拾。我现在没有时间去德国,所以大家忍着点儿。

大家知道我要求的上课心态是什么了,对不对?

另外,我为什么一开始要这么世俗、世狯地跟各位强调这个课程是「商业行为」呢?

因为啊,现在的学生,都不太会做学问,只会做「学答」,会希望他能够表现成老师觉得他很不错,他内心都有答案、有定见,这样老师才会对他放心。可是呢?他不太会对老师提出问题,其实学到能够「问」是非常重要的。

「爱智者」哲学家之祖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很重要的论点:「我们人一定要知道自己不知道。」当你有这样的感觉出来的时候,你才会想要知道多一些,那个灵魂才会有一种饥渴的感觉。可是呢,我们大部分的人都被教育成灵魂要有饱足感,最好我什么都知道,这样我就无懈可击。

这种无懈可击的人生,在学习上是非常糟糕的。人智有三个层面:「我知道我自己知道」的部分最小;「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这部分更多;然后「我不知道我自己不知道」的,这部分最多,对不对?

可是呢,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你最好给我四平八稳一点」,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得必须什么都要有个答案、有个定见。

关于这东西,曾经有一个教创造张力的老师,叫做Robert Fritz,他在上课的时候就做个实验给他的同学看:他跟他的教师们,去一个工作坊上课,从早到晚七堂课,他就在桌上放一壶水,桌上放七个杯子,然后,第一堂课进去以后,把一个杯子倒满,然后放下壶,杯子的水放着,走掉。然后第二个老师来上第二堂课,也倒满一个杯子,然后放下,然后走掉。

然后到了那天上课结束时,他就问同学「你们对这杯子有什么想法?」结果他们就发现,这些同学都非常有想法。

其实老师并没有告诉你「我们在干嘛」对不对?可是同学就告诉他说「老师在告诉我们说,我们就要像一个空杯子一样,虚心学习,不能像满的杯子……」等等,最惊人的是,他发现有一堂课过了,有一杯水没有了,因为有同学喝掉了;然后呢,又有一堂课呢,那杯子里面插了一朵花……你知道那是基于什么感觉而发生的事件吗?

他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有多么讨厌面对「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他去追问:「你为什么要把水喝掉?」那同学的答案竟然是:「我如果把水喝掉就代表这个水是用来喝的,我就有答案啦。」然后,「那为什么要插一朵花?」「因为我插一朵花之后,它就是一个用来插花的水杯,那就有答案啦。」也就是说,人对于自己的「不知道」有这么的难过、这么的难熬!

原来,我们从小被教育成要当个无懈可击的人,被制约得都成了毒瘾了,变成当我们有一点点未知的时候,我们就好难过好难过,一定要赶快有一个答案出来才行,如果真的没有,捏造一个也可以,即使是完全不符合现实的答案,也可以稍稍使自己安心。人多半都是这样子在活的,所以才会形成或对或错的「观念」。

可是我是觉得,学,就是做学「问」,什么东西都非要有立即的答案,你就傻了。

我有一个秘诀……因为我个是一天到晚当弱者的人,什么东西我都故意让自己处在一个「不知道」的状态,也就是说,我很喜欢一个问题「我没有答案」。结果,你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吗?

当你保持一个你不知道的状态的时候,你的身体会产生一种几乎像是黑洞一样的吸力,在你人生的每一个片刻、每一个点滴,在吸收那个答案。

比如说,我从前在教庄子课的时候……《庄子》是一个很难懂的东西,我礼拜六要教书,我礼拜一在备课,对于我一时不懂的,我不会急着去定义这句话「真髓即是这样这样」,写一个答案上去,然后觉得自己可以这样教,让自己安心……我不是。我在备课单上面写「这句话,我不懂」;「这句话和这句话有矛盾,我想不透」。我的备课单上写满了我的无知和无能,然后呢,好奇妙哦,我那个礼拜一到礼拜五之间,我会在生活里面看到这些答案耶!你知道吗?就是,当你能够跟自己的无知和平共处的时候,竟然学习会变成这么顺畅的状态!

可是,我不能够要求学生跟我一样懒惰、无能,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是二十一天才能改的东西对不对?二十一天,我们课都上一半啦。当我不能一下子就叫你们进入我这种无知的状态的时候,我只能用另外一招,就是,让你们变得很贪婪。那怎么样人会变得贪婪呢?就是当我告诉你说「超级市场,限时抢购,一百块拿到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