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二羊的中医世界!加微信:jmtcm100
  • 上层的中医必须回归经典(刘力红)

    上层的中医必须回归经典(刘力红)

    中医这门学问,要想真正搞上去,要想真正抓住她的价值,除了纯粹医学的技术 成分外,还应关切和体悟她的科学层面,哲学层面,以及艺术层面。而要真正地做好这一点,不借重经典是不行的。   我们提出要依靠经典来学好中医,这个方法好像不合符时宜,因为现在大多数中医院校已将经典改为选修。从必修沦为选修,经典的这个地位大大地下降了。它给人们的信息就是对于中医的学习来说,经典已经不是必须的了。   ...

    阅读全文

  • 医圣张仲景的学医之路(郝万山)

    医圣张仲景的学医之路(郝万山)

      上个世纪末,听起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就是10多年前的事。北京有一次流感,有一天,我在门诊,来了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女的说:大夫,我俩都感冒了,您开药的时候,用我的名字,药量开大一点,药煮完后,我喝一碗,他喝一碗。   我问为什么要这样?她说:我能报销,他不能报销。我说你们俩能吃一样的药吗?她说:我们俩都是感冒,怎么不能吃一样的药呢? 我问了一下男病人,他的症状是,鼻流清涕, ...

    阅读全文

  • 黄煌教授语录精选,中医人看后能省很多弯路

    黄煌教授语录精选,中医人看后能省很多弯路

    ☆ 教科书好比导游图,纸上的图案与湖光山色是两码事,读导游图与自己实地赏景的感觉是绝然不同的。所以,如果以为教科书就是中医的全部,读教科书就能掌握中医临床技术的想法是幼稚的。特别是有些教科书还编得太差,就如劣质的导游图,景点的比例方位都不准!如果按图旅游,说不定还会迷路。学中医,好比旅游,有一张正确的导游图是必要的,但还是要亲临实地,不惜劳苦,才能看到真正的风景,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

    阅读全文

  • 如何读《黄帝内经》徐文兵

    如何读《黄帝内经》徐文兵

    《黄帝内经》历史久远,经后世整理保存流传至今。《黄帝内经》呢是经过后人,特别是唐朝的太医令,叫王冰的这个编次整理,我们现在学的这个版本是按他编辑而走的。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第二部分呢叫《灵枢》 黄帝内经如何读?先把我框架 作为一个我已经读过《黄帝内经》,而且行医、教学多年的人来讲呢,我是想给大家先做一个勾勒,做个鸟瞰!就是说,《黄帝内经》一共有一百六十二篇,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 ...

    阅读全文

  • “五邪”分别指的是什么

    “五邪”分别指的是什么

    “五邪”分别指的是什么? 灵枢·五邪第二十有记载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喻,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 ...

    阅读全文

  • 倪海厦-《黄帝内经》视频学习笔记-金匮真言论篇01

    倪海厦-《黄帝内经》视频学习笔记-金匮真言论篇01

    金匮真言论篇 五脏五色相生 相生为吉。逆为凶。脸色发青为肝病。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肝病治疗后脸色变红,为吉象。如果治疗后色变黑,为错治,不好。如果是肾病,治疗后脸色变青为顺,脸色边白为逆症。   五色入五脏 在菜市场,绿色的蔬菜,青菜入肝;黄瓜为黄色,香菇黑色,番茄红色。。。 淡味入气分,气分行水,蔬菜水果类。味厚入血,肉类。 东方青色,春天人脸带微微青色为正常,见白色为不好。 ...

    阅读全文

  • 倪海厦-《黄帝内经》视频学习笔记-生气通天论03

    倪海厦-《黄帝内经》视频学习笔记-生气通天论03

    病邪来源-外邪、食伤、劳伤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肝是风脏,风吹则肝木动。 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吃太饱,筋脉输送力量不够容易生痔疮 大饮,则气逆 喝酒太多了会断气 “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强力去抬重物,靠的是肾脏。骨会大柱穴,脚有承山穴,和绝谷,髓会绝谷。用大力抬重物时候是靠骨头的力量去作用,而不是肌肉的力量,是肾脏的作用,强力则会伤肾。 阴阳不和 “若春无秋,若冬无夏” “阳 ...

    阅读全文

  • 【经方医案】14年失眠每天睡不到2个小时-治愈

    【经方医案】14年失眠每天睡不到2个小时-治愈

    面色:(白,无光泽): 眼象:(色黄,有有干涩,眼下颜色黑): 出汗情况(有,,出汗时伴发热,活动时出汗): 部位(全身,手足心汗,): 口(无口干口苦,睡觉时流口水): 呕吐(有(极疲劳时头晕就餐后会吐,吐后才不会头晕)呕吐为未消化食物 鼻(流清涕,左孔,右孔):?? 腹(喜热,有肠鸣音):?? 头(痛,失眠后晕,失眠后沉重): 项(僵,酸,): 肩(酸): 手(出汗): 饮(少,喜热饮,喜温) ...

    阅读全文

  •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 十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 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经内踝前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外处交出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沿股内侧,进入阴毛中,绕阴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肝络胆,过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后面,向上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目系”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从肝分出,过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

    阅读全文

  • 关于古文献中的“中医”及内涵

    关于古文献中的“中医”及内涵

    在古代文献中,其实也有“中医”的记载。其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段话里面,关于中字的读音,有很多不同意见。有的说这里读“四声”,有的认为是读“一声”。个人倾向于读“一声”解释为中等。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热的方法来治疗热证,用寒的方法来治疗寒证,不仔细考察疾病外在的表现,这是医 ...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